18年严重先心病致多器官衰竭 农家女成功换心又换肝
2018-03-15 20:23: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3月15日讯(记者 刘迅 通讯员 黄冬香 涂晓晨 刘坤维)农家女孩18年前查出严重心脏病,却因为没钱一拖再拖。成年至26岁身高仅1米3,体重38公斤,心脏、肾脏双双衰竭,最多活不过1年。日前,武汉协和医院专家多学科MDT团队,为其在一台手术中先换心、后换肝。目前,26岁的姑娘丹丹重获新生,心脏、肝脏功能恢复不错,但后续仍有感染关需闯。

丹丹家在黄冈团风农村,8岁那年因为一次意外,右眼受伤被送武汉协和医院。也正是因为这次意外,丹丹被查出严重的先心病——法洛氏三联症,专家建议手术治疗,但几万元的治疗费用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实在无力承担,家人只能无奈放弃。回到老家后,当时读小学三年级的丹丹也辍学了。

心脏病一拖再拖,病情也跟着加重。2007年,15岁的丹丹口唇发紫、呼吸困难,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董念国教授诊断后,立即为其手术,幸运的是病情好转。可好日子没过几年,丹丹开始胸闷、呼吸困难,下肢肿胀、肚子隆起,每天吃一小口饭都喊累。此时,协和医院心外科专家检查发现,因病程发展,丹丹的右心扩大,三尖瓣极重度关闭不全,在给予利尿、强心治疗后,专家建议“换心”保命。

“我打零工每月最多3000元,实在凑不齐手术费。”爸爸陈建军说,拖到去年时:丹丹大腹便便,排不出小便。和同龄人不同的是,因心脏病影响生育,她身高仅1米3,体重38公斤,其中近10公斤是腹腔积水!专家诊断为三尖瓣极重度关于不全、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重度反流、心源性肝硬化与大量腹腔积水。

经全院专家两次讨论,丹丹为终末期心、肝疾病,随时可能心脏、肝脏衰竭而亡,预计活不过一年,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心、肝联合移植。

据了解,心肝联合移植可依据的案例并不多见,据可查证目前全亚洲仅做过三例,其中内地第一例为武汉协和医院于2011年进行。

该院多学科专家会诊决定:先移植心脏、后移植肝脏。在数月等待后,丹丹终于等来了适合的供体。

3月8日上午8时,心血管外科、肝胆外科、麻醉科共十余位专家为丹丹进行移植手术。

“心肝联合移植,难度太大了。”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董念国教授介绍,患者虽然已26岁,但身体格仅为13岁左右,供体较难甄选;其次,患者心脏巨大,是原来的5个大,占据胸腔的80%,使供体移植难度加大,加上原先的巨大心脏已大面积压迫到肺叶,病变心脏剥离困难重重。专家采用“股动脉-股静脉”过渡到常规静脉与动脉的转流,降低术中大出血风险,减少凝血因子消耗及破坏,减少总体体外循环时间,从而减轻对肝脏的负荷。

万赤丹教授介绍,在心脏移植后“接棒”肝脏移植,为了保护好刚移植的脆弱心脏,采用“经典背驮式”术式,而这种手术方式对游离切除肝脏及血管吻合有着更高的要求,经过40分钟的“无肝期”(这段时间病人体内是没有肝脏的),在不阻断下腔静脉的情况下成功进行肝脏移植,给刚移植上的心脏和全身循环最小的影响;采取流程式的手术方式,取肝、切肝、换肝、调整内环境,四位肝胆外科教授“流水线作业”,输血量仅为2500毫升。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姚尚龙教授介绍,心肝联合移植对于外科手术科室是个难点,麻醉的难度更是“1+12”,“换心”手术需要将体温降低并对血液进行抗凝处理,“换肝”手术则需要将体温回升至正常水平并消除抗凝作用。这“一降一升”、“一抗凝一消除抗凝对”麻醉的精确调控是极大挑战。

术后第三天,丹丹已转出移植病房,转入ICU进行术后监测与恢复,目前心脏功能与肝功能都处于正常指标。

目前,团风当地县扶贫办也与丹丹的父亲取得联系,申请到了当地精准扶贫的优惠政策,享受治疗费用90%报销,全年自付药费5000元封顶。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