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今年实施“三风”行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2018-03-08 08:41: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3月8日讯(长江日报记者胡雪璇 通讯员刘军)长江日报记者7日从市文明办主任会获悉,今年我市将实施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风”行动,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培育文明乡风。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农民的情感认识和行为习惯。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和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双创”(创建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文明新村)活动。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褒扬乡村新风、反对不良行为。

倡导良好家风。要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表彰和“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引导农民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积极营造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坚持廉洁齐家、树立良好家风。

厚养淳朴民风。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建立文艺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会议指出,要强化宣传教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宣传引导,在尊重传统习俗的基础上移歪风、树新风;要注重示范引领,做到党员干部带头,严肃积极引导群众破除低俗陋习和不良风气;要加强跟踪村规民约,服务、指导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主动作为,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解除群众后顾之忧,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移风易俗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亮点一>>>

  家门口逛花市户户写家训

刚刚过去的春节,让江夏区五里界街锦绣新村村民罗学丹印象深刻。过去家里来亲戚,罗学丹只能带着亲戚到楼下的棋牌室打麻将。如今,她开车5分钟,就能到家旁边的花卉市场。“这里不仅能看花,还有舞龙舞狮表演,这个年过得与以往大有不同!”她说。

春节期间,江夏区在郑店街高吴汪村、乌龙泉街四一村和五里界街童周岭村开展好家训、好家风编制活动。通过在报纸、新媒体公开发布征集启事,共征集到群众自编的好词好句好联共计356份,所收集的内容大多来自平常百姓家,文字通俗易懂,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草根哲学”。

根据各自的不同特色,不同村湾还制作了不同风格的家训牌。如童周岭村小朱湾主要经营农家乐,便以“诚”为主线;童周湾白墙褐瓦,一派祥和气象,于是“和”便自然成为该村主题;凤凰湾都是解放时期从湖南迁移过来的老乡,他们就以“善”为家训基调。这些家训牌挂在村民家中醒目位置,时刻提醒村民不忘家训,注意文明素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家风家训的编制建设,促进和温润我们的家风。通过家风的转变,带动我们的民风和乡风逐步扭转,以此助力我们的乡村振兴计划。”江夏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记者胡雪璇 通讯员刘方伟)

  亮点二>>>

  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

  “七仙女”返乡传承耕读文化

3日,在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20多名儿童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严肃的拜孔仪式,并集体诵读《孝经》。这些儿童,有的专门和家长从城区赶来,有的来自周边村湾。这是“心湖”团队开展的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为传续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木兰乡大余湾600多年的晴耕雨读生活方式,大余湾的姑娘余小琼等7名女性从城市返乡,投资1000余万元创办文化公司,改造废弃多年的小学校舍为大余湾青年耕读客栈,购买收集图书免费借阅,举办各类文艺活动百余场,为村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当地村民亲切地称她们为“七仙女”下乡传播文明。

余小琼介绍说,几百年来,大余湾“勤俭能创千秋业,耕读尚开富贵花”的祖训影响着一代代乡亲。2009年到2014年,她和丈夫辞去了稳定工作,卖掉市区的房子与商铺,投资近千万元租赁并修缮闲置多年的村小学校舍,开办了大余湾耕读青年客栈,建立了藏书1万多册的公益书屋。他们还修了一间国学大讲堂,经常邀请国学老师、外教为村里的孩子讲课。

黄陂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近些年心湖团队承包茶园200亩、植树约3万棵,带动周围农民就业,人均增收2万余元。他们组织周边村子的孩子参与国学培训、心湖朗读、美术写生等活动,“为保护大余湾的民居、民俗与民风作出了贡献”。(记者胡雪璇 通讯员冯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