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爱燃续生命之光!6人18年前开先河捐献遗体器官
2018-03-07 16:29: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图为:2012年,武昌区一对夫妇申请捐献遗体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陈凌燕 摄影记者萧颢王永胜)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最大价值,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

2000年3月7日,武汉市正式开展遗体及器官捐献工作。当天,6名市民领取了捐献志愿者登记表,成为首批捐献志愿者。然后,6人一起到汉口小桃园喝了碗鸡汤,以示纪念。

18年前,生死问题尚是日常谈话的禁忌,他们开了先河。

  ■日历标签

  6位市民18年前开先河

“2000年的时候,对于‘遗体捐献’这个概念,很多人还是非常忌讳的。这6位市民能来登记,需要非常大的勇气。”时至今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骆钢强谈起他们,语气中仍是满满的敬佩。

记者了解到,2000年,汉阳离休干部李佩兰成为武汉首位遗体捐献者。2006年,她的丈夫张寿龄去世时也捐献了遗体。他们也是武汉首对遗体捐献夫妻。

在第一批登记捐献的6人中,目前有两人去世后完成捐献——001号志愿者孙玉隆生前是青山区一名退休教师,002号志愿者邹道毅生前是武钢集团汉阳钢厂退休干部。极为可贵的是,他们一直积极参与宣传、呼吁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启动和开展,并最终身体力行,成为践行者。

18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行列。他们当中,有夫妻、有父子、有母女,也有整个家庭或朋友圈。

2011年,汉阳老年大学成立了“留爱小组”,成员们集体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邹道毅就是创始成员之一;2014年,包括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陈知水教授在内的多名器官移植专家,也在捐献志愿书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截至2018年2月28日,武汉市捐献志愿者已达11498人,有2002人完成捐献心愿。”骆钢强说,捐献者们换回了无数人的新生。

图为:邹道毅老人

  他们书写人间最大的爱

武汉市红十字会爱尔眼库行政主任明维,对首批捐献志愿者中的邹道毅老人印象深刻。“他总说我们是‘忘年交’,其实他的年龄跟我爷爷差不多,我们认识有五六年,他一直对我非常信任。”明维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老人一生坎坷,但始终坚强乐观,我对他非常敬佩。”

明维还保留着老人手写的信,信里老人写道,自己从小受母亲影响,坚持与人为善,结交了一批挚友,也有贤惠的妻子和孝顺的孩子,“在晚年,为无偿捐献尽一点绵薄之力,造福更多人。”

2017年11月27日邹道毅老人病逝时,明维接到电话赶到老人家,望着安详如沉睡的老人,她痛哭着向他告别。

图为:眼角膜移植手术

明维说,从事这项工作,确实情感会付出很多。“只要是我自己接触过的捐献者,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份工作委屈不少,有时也非常疲劳,但是捐献者以及他们的家属,大都对我的工作非常理解和支持,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明维说,邹道毅老人就经常鼓励她,“做这份工作,要扛得住各种非议,要获得家人的理解,还得真心尊重这份职业,而不能简单只把这当成是工作。老人的这些话,我一直记在心中。”

骆钢强介绍,目前实现捐献的志愿者中,八成以上来自普通劳动者,很多人是一线打工者或者农民。“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文化程度并不高,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但他们极为善良。遭遇意外或病痛时,他们非常希望能帮助那些和自己一样状况的人。”

18年来,不少人用自己的大爱书写着感人的故事:双胞胎儿子离世,武汉母亲含泪捐器官救了6人;运钞车司机陈刚突发急病去世,捐出器官救了5人;“好医生”靳军华大义捐献器官拯救4患者;儿子遇车祸脑死亡,父亲忍痛捐子器官救他人;16岁少年王政遭遇车祸不治,捐出器官救6个人……

王政的父亲王良喜曾表示,在儿子重伤抢救时,他的30多位同学赶到医院争相为他献血,令他十分感动,“我们接受过他人的爱心,也要用实际举动回报爱心,希望孩子以这种方式活在世上。”

图为:2015年,姚贝娜病逝后捐献眼角膜,引发广泛关注

  追思他们也是尊重生命

遗体捐献,可用于医学教学和研究。器官组织捐献,可救治重症患者。

以眼角膜为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方式的不同,一片角膜可供1-3位患者进行角膜移植,也就是说,一片角膜最多能让3个人重获光明。“对于器官衰竭的患者来说,接受移植是目前唯一可以彻底解决病症的治疗手段。”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移植中心主任叶啟发表示,从专业角度来说,规范遗体器官捐献,能让供体和受体都提前获得充分评估,这对于移植器官质量、手术风险控制、术后康复几率都有积极作用。“我们的无偿捐献工作起步很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很多。在移植最发达的美国,捐献志愿者约占百万分之三十;在我国发达地区,这个比例已超过百万分之十。”2016年的数据显示,我国自愿捐献数量已跃居亚洲第一,成为世界上建立自愿捐献体系速度最快的国家。“更重要的是,捐献志愿者们一方面拯救了他人的生命,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我们国家的医学进步。”叶啟发介绍,目前,中国器官移植的技术水平仅次于美国。而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又带动了病毒学、免疫学等诸多学科的长足发展。

图为:2014年,市民在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前留下鲜花

本月26日,将是武汉市第12个遗体捐献者纪念日。武汉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的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广场上,捐献者纪念碑高高耸立,大理石墙面上镌刻着一个个捐献者的名字。

捐献志愿者余国琴说:“2008年,我和母亲余泽兰成为武汉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在我们的带动下,我们一家三代六口人都完成了遗体器官捐献登记。我母亲去世后,她捐献的眼角膜让两位重症患者获得了光明,我和家人都感到很欣慰。”

市民吴先生说,每年来石门峰悼念亲人时,他都会在捐献者纪念碑前站一会,深深地鞠一躬。“虽然不认识他们,但我觉得他们能在生命的最后还想着去救别人,蛮了不起的。就凭这,就值得我们致敬。”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