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3月5日讯(长江日报特派记者 汪文汉)维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安全,不仅造福当地人民,也是我国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建议,建立生物安全国际合作的工作机制,共同提升沿线各国生物安全保障能力,打造“一带一路”健康命运共同体。
袁志明认为,传染病无国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交往规模和交往频率不断扩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沿线国家生活、工作、交流,有必要建立生物安全国际合作的工作机制,共同提升沿线各国生物安全保障能力,使“一带一路”成为发展之路、和谐之路、健康之路。
对此,袁志明建议,可将我国多年来建设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推广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帮助沿线国家建立适合各国国情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积极参与沿线国家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生物安全和传染病防控研究国际合作。
袁志明表示,可发挥我国在生物安全和传染病防控领域的科研和技术优势,在沿线相关国家建立科技合作研究中心,建立大数据交换与快速共享合作机制,将我国的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病原研究与防控体系整体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