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始县三里坝,一块刻有“湖北省立联合中等以上学校均县武当山高中分校建”等字的石碑保存完好
长江网2月28日讯(长江日报记者翁晓波 李芳 李翌)这个春节,武汉市老教授协会成员、江汉大学教授刘明钢一天也没歇着,他忙着整理去年团队12人到恩施重走“湖北联中”西迁路的调研记录,并筹备新书《湖北联中西迁记》。这本15万字的著作是国内第一本集中系统讲述这段悲情西迁路的作品。“重走这段路,是希望后人能记住历史,并以史为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刘明钢教授2月27日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据了解,1938年6月,湖北省政府为了抢救战区学校、保存湖北教育的基础,将各类基础学校合并,组建“湖北联中”。近2万名师生员工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时3个多月迁往鄂西、鄂北后方各县,当时在恩施落脚20多所学校。
“湖北联中”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了一大批英才,如武汉大学老校长陶德麟、文史大家徐复观等。更为重要的是,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学校西迁避免了学生被日本侵略者实行奴化教育,展现了国家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但这段历史尘封已久,很少被后人知晓。
从五峰山到舞阳坝,从建始到利川,寻访团12位老教师走访了“联中”各个办学旧址。坐在当时的教室听“联中”校友讲述当年师生们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寻访“联中”毕业证书等珍贵证物,参观恩施州博物馆,去档案馆查询史料……老教师们深入了解了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这片土地上如何孕育出众多风云人物,以及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如何传承下来。
位于宣恩高罗的“湖北联中”建始分校校址
寻访团的老教师们来自武汉市各个学校,其中很多学校与“湖北联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许多人在走访中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但让老教师们感受更多的是“联中”精神的洗礼。江汉大学原党委书记、武汉市老教授协会原负责人罗友松说,“湖北联中”西迁之于湖北基础教育的意义,堪比“西南联大”之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意义。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特级教师虞京蕾说:“以往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多是课堂上的说教,学生学完不以为意。这次重走之旅,脚着地、心放平,活生生的历史和闪耀的人性光芒把我们的心慢慢温暖。现在的学生都应该来走一走,应该记住这段历史。”
在咸丰一中校园,调研小组夜探“湖北联中”记事碑
寻访过程中,老教师们共搜集到“联中”学生证等10多件珍贵实物,图片20多组,视频笔记10多篇。
寻访>>>利川历史上第一所普通中学在抗战烽火中诞生
调研发现一所新的“湖北联中”分校
80年过去,曾经的师生大多已逝,当年的历史已近尘封。
“我们为什么不把这条西迁路重走一下呢?用自己的脚步去找寻‘湖北联中’的这段历史,来表达对前辈的尊敬,也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罗友松说。
于是,重走“湖北联中”西迁路,提上了武汉市老教授协会的工作日程。
去档案馆查资料、走访返汉的“湖北联中”老人,老教师们事前做了充分的计划。
2017年10月11日上午,在闻一多基金会资助下,“湖北联中”课题调研小组一行12人,由组长、江汉大学原党委书记余茂才带队从汉口火车站出发,开始了“重走联中路、寻访联中人、收集联中物”的寻访调研。当天中午就到达恩施。
一抵达,调研小组便在雨中开始寻访“湖北联中”办学旧址。
宣恩县高罗镇九店乡杨家大院是“湖北联中”省立一中旧址,原来是一户杨姓地主的宅院,占地面积很大,房屋都是木质结构,现在保存得几近完整,发黑的木墙默默诉说着尘封的记忆。
附近另一所女高的旧址,如今只剩下一排残破的旧木房。
在小组成员黄明忠看来,大家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对历史的重新丈量,五峰山、舞阳坝,所行的每一处,都是对时光的追溯。
黄明忠在调研小记里这样写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淹没在城市的变迁中,省农校旧址前仅存一棵当年的树依然矗立,迎风诉说着往事。”
到达恩施的第二天,调研小组成员分头去恩施州博物馆、文史馆查资料。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特级教师虞京蕾和曾任省武昌实验中学校长的许惠根冒雨赶往利川一中“寻根”。当年迁到利川的省立武昌实验中学初中分校以原校为基础,合并了黄冈中学,校名为“湖北省立联合中等以上学校利川初中分校”。当时3个年级12个班共598名学生,32名教职工绝大部分是随迁人员。自此,利川历史上第一所普通中学在抗战烽火中诞生。抗战胜利后,学校于1946年迁回武昌贡院原校址。
利川一中92岁的退休教师刘世鉴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和哥哥都曾就读于“湖北联中”利川初中分校,老人又在利川教书多年,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
老人们还记得当年的校训是“劳动、创造、武力”,还有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当时的学习课程排得很满,每周国文课6节、英文课6节、数学课6节,还有体育、音乐、美术、公民等课程,3门功课不及格就要留级,4次不参加升旗就会被开除。生活上则是军事化管理,早晨起床被子叠成豆腐块,洗漱、吃饭都要排队……
此次走访,老教师们还有新的发现。利川市过去已知道有4个“湖北联中”分校,这次调研中,发现还有一所私立华中无线电讯传习所,原址在武昌,1938年夏遭日机轰炸,迁到汉口。武汉会战前,从汉口迁到石首,又遭日军轰炸,后迁入宜昌,于1939年迁到利川谋道镇,后迁回武汉。因学校性质特殊,一直未对外宣传。
连夜疾行60公里报上了名
见证者:徐志雄 年龄:92岁 联中经历:1944年—1946年
徐志雄老人在写自传 记者李芳摄
家住武胜路的徐志雄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生于1926年的徐志雄曾任江汉大学校办主任,是“湖北联中”分校建始第九师范学校的学生。
徐志雄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因躲避战乱,全家从武汉辗转到鄂州,后在石首安顿下来。1944年,他初中毕业后想继续求学,可武汉已经没有高中可读。他打听到武汉的学校都西迁到了恩施,18岁的他和4个小伙伴一路风餐露宿,走了20多天才到恩施。
到达当天,恩施绝大部分高中招生都结束了,仅有建始第九师范学校还在招生,但报名截止时间就在次日下午4时。恩施距建始有60公里,4人来不及歇口气,连夜赶路。到达报名点时,老师刚把报名桌子收进去不久。
他们找到一个老同学,联系上负责招生的训育主任。主任被4个孩子执着的精神打动,破例让他们参加入学考试。4人全部考上。
徐志雄对“湖北联中”的日子“刻骨铭心”。早餐是苞谷稀饭加一浅碗黄豆,中午是米饭加合渣、包菜,总之吃饱肚子不容易。住宿环境就更艰苦了,低年级的全部打地铺,高年级才有高低床的通铺。宿舍里臭虫太多,被咬后痒得睡不着。
虽然生活艰苦,但学生们学习都很认真。“学校8年没印过新书,教材都是上一个班传下来的,到我们这届时已经没书了,全靠老师在黑板写、学生在下面抄。”徐志雄说。晚上没电灯,晚自习是3人共用一盏桐油灯。
每周休息时,同学们一起打球、爬山,下河捉鱼改善伙食。
“这段经历是我一辈子最宝贵的财富。”徐志雄喃喃地说。他正在写自传,这段求学经历将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联中”成为革命思想启蒙地
见证者:杜子才 年龄:98岁 联中经历:1938年—1940年
杜子才老人与本报记者李翌合影。记者李芳摄
在武汉市东湖医院,记者见到了98岁高龄的杜子才老先生。精神矍铄的杜老正用IPAD在网上看新闻,一旁放着订阅的《长江日报》和《武汉晚报》。回忆起“湖北联中”,往事依然历历在目。杜老说:“在那里,有一批有为青年启蒙了思想,为后来的革命斗争贡献了力量。”
杜子才介绍,1937年他从湖北省第一中学初中部毕业。由于战火纷飞,家里人不同意他继续在城市里深造,把他送到老家仙桃的一个私塾读书。1938年,他在老家得知了“联中”西迁至恩施,于是收拾起行李,和另外一个同学奔赴“联中”恩施分校。3个月后,他又转入位于建始县三里坝的“联中”建始分校。
在那里,他在陈以文、仓孝和等几位进步青年的影响下,开始了解共产主义思想,几位年轻人常常在一起谈论人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宣言》、鲁迅的著作等成为杜子才的枕边书,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新思想。“正是在三里坝的这段经历,我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从而在思想上有了一个飞跃。”杜子才说。
1939年下半年,杜子才在同班同学秦滉的推荐下,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胜利后,陈以文在地下革命斗争中,被特务出卖抓到重庆渣滓洞,和江姐一同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仓孝和北上开展革命斗争,解放后担任北京师范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杜子才一直在湖北地区从事地下活动,解放后担任武汉市委宣传部、外办等单位领导职务。
背景>>>
“今年是‘武汉会战’80周年,很少有人知道,80年前武汉教育界发生过一场悲壮的大迁移。”江汉大学原党委书记、武汉市老教授协会原负责人罗友松说。
1938年,日本侵略军向中原进犯。在我国军民保卫大武汉的同时,1938年6月18日湖北省教育厅决定将在汉的20多所优质中小学迁往恩施,组建“湖北联中”。
1938年7月,师生们开始徒步迁徙。近2万名师生员工带着图书、仪器,冒着被日机轰炸的危险,肩挑背驮,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辗转干余里,向鄂西山区转移。据史料记载,西迁的学校有省立武昌实验中学(现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市一中(现武汉市第一中学)、省立武昌一女中(现市第三十九中学)、省立二女中、省立武昌初中、汉阳县立初中(武汉市三中)、武昌县立初中、省实验小学及幼儿园、私立汉口心勉女中、省立武昌高商职业学校及附中(现湖北经济学院)、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汉口市立女子职业学校、省立农业专科学校、省立师范学校(现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汉口初级商业学校等20余所。
从武汉到宜昌长阳,从长阳到武陵山区,从武陵山区到巴东野三关,从野三关到建始三里坝,直线距离超过500公里。80年前走在这条路上的,除了从前线撤退下来的军人和向山区逃难的百姓,还有背着书包、拖着行囊的武汉各学校的师生们。
1938年11月,这些学校迁到恩施后陆续开学,坚持用中国传统文化办学、教书育人,而且还支援抗战。在艰苦的环境中,师生发扬良好的学风,展现出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以及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
2017年10月,为研究“湖北联中”这一课题,揭开武汉基础教育那段尘封多年悲情壮烈的西迁史,武汉市老教授协会12位平均年龄63岁的老教师们,顶风冒雨将这千里的路程重走了一遍,还原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2018年1月26日,“抗战时期‘湖北联中’教育及时代价值研究课题”汇报会在市老教授协会会议室举行。“这段历史是中国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填补了抗战期间中国中等教育的空白。当年的师生大多已经逝去,但峥嵘历史与伟岸精神需要铭记。”参会的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评价。
“我们初步研究认为,‘湖北联中’堪称中国基础教育的‘西南联大’。”罗友松说。
征集>>>
长江日报联合市老教授协会
征集“湖北联中”史料
为还原“湖北联中”西迁的悲壮历史,在武汉筹建“湖北联中”博物馆,长江日报受武汉市老教授协会委托,面向全国征集与“湖北联中”相关的史料及实物。具体征集内容如下:
1.与“湖北联中”有关的图片、课本、教案、校徽、校歌、学生证、毕业证、教师备课本、学生作业本等。
2.“湖北联中”文献资料,如文件、题词、手稿、信函、回忆录、师生作品、出版物等,以及当时有关“湖北联中”的报道。
3.反映“湖北联中”师生业绩的物品、奖状、奖品、专著、论文集、书画册、聘书。
4.当地教育志、市志、县志,及其抗战历史资料等。
5.“湖北联中”研究的成果资料。
征集方式:提供物品时请同时附上简要说明。以原件为主,也可是复印件、扫描件复制件。本报记者将联系采访,挖掘背后的故事。
联系人:李记者。电话:1329666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