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1月31日讯(长江日报记者詹海波 李英波)
武汉“三乡工程”
创新IP实力奖
武汉农交所、市供销农村电商、武汉高农、武汉生物农业产业研究院、维尔福、武汉农业嘉年华、花博汇、木兰花乡、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合缘生物等10家企业(基地)
武汉“三乡工程”
创新IP活力奖
生物智造众创空间、小朱湾、蔬博农业、嘉木农华、毛家冲村、先锋水产、御花堂、宏农农牧、凤凰源茶业、绿普生等10家企业(村湾、基地)
市民下乡让房子“活”了,能人回乡让家乡“富”了,企业兴乡让土地“醒”了。为践行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精神,激励更多企业资本和社会力量投身新农村建设,1月30日,2018武汉“三乡工程”创新TOP20对话微峰会暨能人回乡导师团年度分享会在长江传媒大厦举行。30多位“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代表和能人回乡导师团成员分享创新创业历程和经验,共同探讨新的一年“乡村振兴”发展思路。获得武汉“三乡工程”创新IP奖项的武汉农交所、市供销农村电商、武汉高农、武汉生物农业产业研究院、武汉农业嘉年华、木兰花乡等20家企业(村湾、基地)代表上台领奖。通过网友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综合评选,它们从上百家涉农企业、村湾、基地中脱颖而出,代表着武汉“乡村振兴”的创新力量。
产业多元化是乡村振兴的支柱
作为企业兴乡的代表,陈柏林先后创建了武汉维尔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以科学技术做支撑,分别研究花卉苗木育种育苗和多倍体水稻培育。
陈柏林介绍,公司在黄陂区蔡榨街流转了上百亩土地,用于水稻培育和核桃苗嫁接培育。公司建立种苗基地后,当地农民每年可以从流转土地上获取收益,在基地劳作的农民每月还有3000多元收入。
武汉扬子江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徐祥松介绍,作为湖北省最大的传统糕点生产企业,公司在江夏区投产的工业园,不仅可以带动当地农民就业,还能带动农产品发展。“公司对花生、芝麻等农产品需求量较大,后期可以考虑订单模式,直接从田间采购”。
农村电商是“三乡工程”加速器
“我市实施的‘三乡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样本经验,农村电商更是推进‘三乡工程’的加速器。”武汉农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严朝晖说,“下一步,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网络新体系的建设要做到全覆盖,建设市级农村电商运营中心,与各新城区电商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支持新城区电商公司建立区级电商运营中心、建设农村电子商务街镇服务站。此外,还将积极探索我市特色农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的‘四进’工程建设。”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武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已出台。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农村电商小镇、产业示范园(孵化园)3—5个,每个新城区建成电商专业示范村3—5个,全市培育农村电商领军企业5家、本土化第三方农村电商平台1—2个,实现村级电商服务站全覆盖,涉农电商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
文化下乡是乡村经济的“灵魂”
能人回乡导师团专家、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义满建议,不仅要产业下乡、理念下乡,更要文化下乡。没有文化的经济是没有灵魂的。现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下乡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乡村振兴”也是一种乡村文化的回归,没有文化的乡村经济难以长久。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我们学校的学生在‘三乡工程’中踊跃当志愿者和实施者。”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负责人罗志军说,“我们学校为农村发展输送了一批批有文化、懂技术、年轻的生产经营者,将逐步搭建起新型职业农民体系。”
能人回乡导师团专家、市农委副主任舒炎发表示,从农业产业发展变为产业兴旺,包含着农业多样化、发展多样化、农村居民多样化、文化多样化等多层含义,为“三乡工程”发展提供了想象空间。农业是基础产业,这里有丰富的产业基础,还有优美的环境、新鲜的空气、美味的菜品,更有令人回味无穷的乡愁。“武汉的乡村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欢迎大家回到乡村投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