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1月26日讯(长江日报记者刘嘉通讯员邹永宁)1月25日、26日,武汉市部分学校初三年级学生完成了“元月调考”。考试结束后,武汉市教科院发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六科考试试卷说明。据了解,这届初三学生升入高中后,将是武汉市首批经历“新高考”的学生。“元月调考”是武汉初三年级阶段性教学的检测,也反映了2018年中考命题的走向。
语文:
试卷的题量、题型和分值与上一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完全相同,试题的命题思想和命题方式与上一年也是一致的。
阅读选用“公德”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的文本,贴近九年级学生的认知实际。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更以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为主题设计题目。作文题虽引用的是泰戈尔的诗句为材料,但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或人生的挫折”的题意是学生练习得较多且极为熟悉的内容,不但有话可写,同时还有极大的发挥空间。总之,作为九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本试卷考查的内容平和,试题有较强的亲和感。
当然,试卷虽然考查的内容平和,但难度不低,区分度较大,每道题目指向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有较好的诊断作用。作为一次全市性的调研考试,本次元调语文试卷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和备考,特别是阅读和作文的教学和备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又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数学:
本着保持稳定,局部微调,适度创新的原则,数学调考试题与去年相比,试卷结构、试题分值、难度系数基本保持不变。考查范围为人教版义务教材数学九年级上册内容,试卷覆盖了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各章知识在试卷中的分值所占比率与该知识的教学课时所占比率基本持平。
立足于课标、教材命题,注重考查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突出能力立意。
试题素材全部来源于教材,通过评价引导教学回归教材,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试卷注重了数学四基的考查,题目立足基础。试卷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核,没有出现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没有偏题、繁题。
试卷关注了数学的本质,既考查了计算、空间想象、数学建模等数学的核心能力,又让数形结合、类比迁移、函数与方程、分类等核心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在试卷中都有体现,整个试卷充满着数学韵味。
关注数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试卷文字简练,表述准确,图形简洁,整体和谐流畅,给学生提供了轻松的答题环境。每种题型,试题由易到难编排,体现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英语:
元调英语试题体现了阶段性检测的特点,即重点考查上学期学生所学内容,试卷凸显了《课标》理念和要求,注重基础,既结合教材,又有知识的灵活运用,难度适宜。同时试卷也安排了部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题,可有较好的区分度。试卷较好地引导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及学业考试的备考。
听力测试试题的取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试题设置科学、简明,录音清晰,便于学生答题。听力第一节和第二节很好地解决了英语薄弱生的得分问题。
笔试部分基础题都放置在具体的情景中,考查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理解部分题材丰富,且难度适中,A篇选用了很新的生活广告材料。书面表达题的主题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动笔,同时有一定的开放性,给了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
总体来说,试卷既达到了阶段性教学的检测目的,又反映了2018年中考的走向。
思想品德:
关注社会发展,弘扬主旋律,把握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传播正能量,宣传新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感悟社会责任。
试题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新驱动战略、党的“十九大”、“扶贫减贫领域取得的成就”、“共享”发展理念、“戏曲进校园”活动、“宪法晨读”活动等大量社会关注的热点为载体,引领学生直面社会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正确解读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武汉“志愿之城”建设、“电视问政”、“武汉市第十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等悉数入题,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
试题考查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科素养。将知识、能力、素养的考查融为一体,既较好地测试考生对基础知识、核心考点的掌握,又有效地考查考生获取有效信息、把握相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正确处理信息材料、学会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能力。如思维导图题、图表题等,减少纯概念类知识的简单呈现,弱化学生的纯记忆得分,加大与突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物理:
物理试题是按照70分钟时间设置的。全卷分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的选择题中,物理部分共12小题,原始分数36分,全部为四个选项的单项选择题。第Ⅱ卷的非选择题中,物理部分共8小题,原始分数34分。物理试题预设难度在0.70左右。
为了突出试题的定向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试题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考查内容和要求。九年级物理元月调考试题的命题依据是《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人教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考试内容分布在第13章~第18章,属于阶段性考试。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试卷的内容不以知识记忆为主,努力创设真实有意义的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关心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关注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激发学习的热情。如内燃机、家用电能表、手机及充电宝、感应干手器等。
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从过程与方法入手,立意于能力,侧重考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内化,真正体现探究的本质。如研究内能改变的方式、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等。
化学:
本次考试范围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内容。试题是按照50分钟的答题时间设置的,试题的结构为选择题8小题24分,非选择题5小题26分,共13小题50分。预设难度0.67左右。
试卷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难度适宜,起点低、坡度缓,各小题的难度以及非选择题内不同问题的设置也都体现从易到难,思维层次逐步加深的特点。
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考查。试题在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同时,重视化学思想和方法的引领作用。
注重学科特点创设情景。试题的情景创设是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从能力立意,适度创新,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
如第6、28等小题,从宏观现象、微观结构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以化学符号系统为桥梁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如第31小题,通过一套实验装置,将燃烧的条件、二氧化碳的制取、二氧化碳的性质三个重要实验关联起来,要求学生将新信息与已掌握的信息相联系,重组认知结构,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如第32题,根据化学知识的阶段性要求,排除了复杂的化学反应的干扰因素,重点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和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