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紧建设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产业港预计今年6月投入使用 记者刘斌 摄
长江网1月23日讯(长江日报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邱新明 程书雄 王林军) 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自去年4月开建以来,历经9个月的紧张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火箭总装总调中心一期工程将在今年底建成投产,“汉产”运载火箭即将一飞冲天。22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位于新洲区双柳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现场,探秘正在建设中的航天科技新城。
快舟火箭放在车上就能发射
22日上午,在航天产业基地东部产业核心区,记者在现场看到,占地380余亩的火箭产业园(一期)内,施工塔吊林立,各类施工机械紧张作业。产业园二期也已完成场地平整。
据了解,火箭总装总调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地面基础目前已完工,全面进入主体厂房施工阶段,计划在今年4月份实现主体封顶。
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火箭公司火箭总装总调中心预计今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将形成每年20发运载火箭的生产制造能力。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少君说,公司目前主要研制“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包括用于微小卫星发射和组网,运载能力达200千克(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的“快舟一号”,用于一吨级卫星发射和组网、运载能力达1000千克(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的“快舟十一号”,以及满足大吨位卫星发射和太空货运更高需求的“快舟二十一号”等运载火箭。
去年,火箭公司签订了“四箭四星”发射服务合同,将在今年择机连续发射。由该公司研制的“快舟十一号”火箭已完成关键技术攻关,进入全箭调试测试阶段。放在车上就能发射,这是“快舟十一号”火箭的最大特点。普通火箭发射之前可能要准备至少一个月,而快舟系列运载火箭采用车载移动方式发射,可以在几天内完成发射准备。
为快舟十一号火箭量身订制的集运输和发射于一体的火箭发射车,总长度达34.6米,运输能力超80吨,是目前世界上机动运输能力最强的火箭发射车。其具备良好的机动性能,到达指定位置之后,可在两小时内完成火箭的发射,能够满足卫星商业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
据了解,预计到2021年,火箭公司将完成全系列型谱火箭研制,具备年产50发运载火箭的能力,实现不低于62次商业发射,进入上下游核心板块,完成产业布局。
5平方公里航天新城今年初步建成
在整个航天产业基地施工现场,到处一片繁忙,园区内,中交路、航天南路、航天四路等道路路网纵横交错,宽阔的路面已完成刷黑,道路两侧栽满了行道树,铺上了草皮,红色的人行步道沿道路延伸。
记者在现场看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效果明显,产业项目建设初见雏形。航天产业港、产业港公园、航天大道拓宽改造工程等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占地80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航天产业港主体即将完工,预计在今年6月建成投用,为企业提供厂房、研发基地、展示及配套用房等。
“我们将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来高标准打造航天产业基地。”新洲区科技和经济信息化局局长黄新平介绍,基地按东部产业核心区、西部产城融合区、中部城市中心区和北部生态创新区四大板块布局。
预计到今年底,东部产业核心区的生活配套功能具备。届时,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一座以航天产业为龙头、宜居宜业宜产的约5平方公里现代化产城融合示范区将初步建成,让产业集群效益初显,助力武汉逐步迈向中国航天“第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