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街小学教师叶菁的一节语文 彭年摄
长江网1月19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邓小龙 通讯员杨亮)40分钟的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只有15分钟左右,其余时间都留给学生小组讨论、上台展示。19日上午,江岸区长春街小学教师叶菁的一节语文,让全市近百所中小学教师耳目一新。当天,长春街小学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小学学习中心课堂建设研究》正式结题。
为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导致的学生学习能力、兴趣不足的弊端,2011年起,长春街小学邀请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陈佑清,湖北大学教授靖国平、叶显发等一批教育专家,与该校教师团队共同研究、构建“学习中心课堂”,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
有别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长春街小学构建的“学习中心课堂”将教师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角色转变为“导演”,每节课前要像“写剧本”一样制作导学单,引导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则成为课堂上的“主演”,大量时间以小组合作形式交流自学中的疑点,以全班展示讨论解决小组交流中的疑难问题。该校一项调查显示,在这一模式下,85%的学生成绩得到提升,95%的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近三年,这一模式在该校逐渐成为常态。
现场听课后,崇仁路小学副校长余国卿说,“学习中心课堂”体现的“以生为本”理念,已得到全国乃至世界教育界的认可,但在不少学校还只停留在理论层面。长春街小学课堂的颠覆性变化,成为理论应用于教学实际的范本。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郝志军表示,长春街小学的课堂变革,使当下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融入日常教学,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质量为本”的方向,具有开拓性和引领价值。
链接:从“上课”变为“导学”
1月19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长春街小学的课堂,现场观摩“学习中心课堂”模式。他们将课堂分为个体自学、小组互学和全班共学3个基本环节;通过老师“导学单”的指引,学生获得了大量自主思考、合作学习的机会。
记者彭年摄
《可能性》是五年级数学课本中的一节,要求学生理解、辨析“可能”“一定”“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执教这节课时,数学教师方亚琴在课前导学单中给出了一个示例:婴儿不可能会说话。然而,第二天就有一名男生指出,通常所说的婴儿是指0~3岁,而许多孩子1~2岁时就能开口说话,因此示例的说法不严谨。经过一番讨论,方亚琴最终将示例改为“刚出生的婴儿不可能会说话”。
方亚琴的教龄已有20年。她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在40分钟里“口若悬河”,实际上大部分内容都是备课时准备好的教案,就像拿着一份讲稿。而在“学习中心课堂”里,老师一节课只讲10~15分钟,看似轻松了许多,实际上对课前准备的要求更高,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让学生不断迸发“思想的火花”,老师“拿着讲稿”无法完成教学。
记者彭年摄
课文《健忘的教授》里,教授伊里奇到底是否健忘?针对语文老师梁菁提出的这一问题,五(5)班的学生迅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起来。女生闻家欣所在的小组随后被梁菁请到讲台上,分享他们的结论。作为小组长,闻家欣给出的结论是“教授不健忘”,并“分配任务”给其他3位组员,每人列举一个课文中的事例来证实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习中心课堂”模式的重要环节。小组长的职责就是分配任务,指导组员共同探究问题、得出结论。闻家欣告诉记者,他们通常会让知识掌握相对薄弱的同学先表达观点,其他组员再来补充,最终形成小组意见。
“这就给了每位学生平等的表达机会。”梁菁表示,在小组中讨论,学生不会因担心说错而不敢开口,每个人都能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随时可以相互帮助。而在传统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无论老师多么强调互动,能够展示自己想法的都是少部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