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严寒的冬日 这三个高大的身影温暖了我们的心
2018-01-18 22:07: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一个电话就答应给陌生小孩捐献骨髓,这个湖北男人让人敬佩

黄冈的彭先生 通讯员张祖国 摄

长江网1月18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黄莹 刘睿彻 通讯员薛源 陈慧 罗双平 周莉 陈舒)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采集,18日,来自黄冈的彭先生捐出的128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将从武汉飞赴上海,输入一名血液病患儿体内,为其点燃生命的火种。

彭先生是一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今年30岁。两年前,一次义务献血时,他填写了自愿捐献骨髓申请书,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您与上海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您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吗?”2017年9月,彭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被告知一名重病患者需要他的骨髓移植才能存活。彭先生起初以为是诈骗,半信半疑,后通过当地红十字会确认,彭先生当即答应捐献。

通过配型得知,自己与患者的骨髓高度吻合,是百万人中唯一一名供者,彭先生非常兴奋。同时也有些担心,因为他曾三次因肝功能不好,谷丙转氨酶过高而献血失败。这次,他担心会因为同一情况而错失救人机会。

在咨询过骨髓库的工作人员,听从医生的建议后,彭先生连续吃了4个月的降酶药,终于将酶从170u/L降到了43u/L,以最好的身体状态捐献。

怕父母不同意,彭先生一直借口出差,悄悄来汉做体检、抽血配对。然而,频繁的“出差”终究瞒不过父母。经不住父亲追问,彭先生告诉了实情。二老都急了,忧心忡忡,担心对孩子身体有影响。父亲甚至打电话到他的工作单位,让领导劝他不要去做这件事。然而,彭先生态度十分坚决。

为了让父母安心,他把网上查到的资料给他们科普,告诉他们这对身体没有伤害。彭先生还反复劝父母:“对方是个重病的小孩子,我这次救的不仅是孩子,还是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最终,善良的老人答应了。

令他欣慰的是,身为护士的妻子非常支持他,这次特意请假陪着他一起来武汉准备捐献。单位同事和领导还为他举行了欢送会。

这次来汉捐献,父亲亲自把他送到了火车站。3岁的儿子每天吵着问爸爸妈妈去哪了,害怕与儿子视频后会更加哭闹,彭先生和妻子只有趁他上幼儿园的时机,打电话给父亲了解一下情况。

1月14日,在武汉儿童医院打完第一针动员剂后,腰部强烈的酸痛感使得他浑身大汗淋漓。专家解释,由于彭先生个人体质较敏感,对动员剂反应较大。

18日清晨6时,彭先生赶到医院打第5针。8时45分,采干开始。鲜红的血液从他的一只手臂被抽出来,进入到一旁的机器中,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再从另一只手臂输回体内。彭先生笑着说,临到采干前一天,心里一阵莫名兴奋,“我自己也已为人父,这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救命的事。如果以后还需要我捐髓的,只要身体允许,还是会这样做”。

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工作人员表示,彭先生是湖北第332例、全国第706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外卖小哥买橙给烧伤孩子,你认识他吗?

护士将橙子分给烧伤孩子们

医院监控视频记下快递小哥送橙子到医院

一位不知名的快递小哥到医院烧伤科送外卖,看到烧伤孩子动情,主动买了一箱橙子分发给他们。18日,医院希望借助社会力量找到他,请他来当志愿者。

市三医院烧伤一病区护士长周静回忆说,17日中午,这名快递小哥来医院送过餐。到下午3时多又来了一次,带来了一箱橙子,并且在走廊上给几位烧伤的小朋友发了橙子,还陪小朋友玩了一会儿。可能是还有工作,他把剩下的橙子送来了护士站。

护士们询问他的姓名,他怎么也不说,只说是看到烧伤的孩子很可怜,医护人员很辛苦,希望带一箱橙子给孩子们一些安慰。快递小哥离开后,医护人员把橙子分发给了孩子们。

王女士陪着一岁半的孩子住院,她介绍,当时快递员和自己孩子还有隔壁床的孩子一起玩耍,送了小礼物,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橙子确实让人觉得很温暖。

据了解,烧伤科患者很多,目前不确定这位快递小哥是给谁送外卖,医护人员之前也没有见过他。从医院监控视频看,下午3时45分时,他吃力地抬着一大箱橙子到医院。

该院烧伤科表示,希望找到这位善良的快递小哥,邀请他参加该科的志愿者团队,一起为烧伤的孩子们带来温暖。

紧急!医生凌晨蹚大腿深积水救人…家属不断打电话催,能听到哭声

“趟水哥”余攀趟水去病人家

17日凌晨3时,硚口区建乐小区50余岁的一位女士感到天旋地转,家人拨打120。小区附近施工水管破裂淹水,急救医生毫不迟疑挽起裤腿趟过深及大腿的冰水,安全转送病人。

医生趟水的情景被同事拍下,发到朋友圈,赢得一片点赞。17日中午,长江日报记者联系上趟水的急救医生余攀,小伙今年30岁。说起救人的事,他有些不好意思,“每个急救医生碰到,都会这么做”。

17日凌晨3时,余攀按到120指令,建乐小区一中年女士突发眩晕,她有脑出血病史。余攀和团队司机、护士、担架员迅速出动,到达小区门口时发现,路被积水淹没了。

他们判断水比较深,担架员趟水抬担架很危险,可一时又找不到绕行的路。病人家属不断打电话催,余攀能听到患者女儿的哭声。他心里也急,患者有过脑出血的病史,万一是复发有生命危险,得尽最快速度接出来。

余攀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当时觉得自己先赶过去最合适,一来他是医生,根据病情可以处理,再是他个子高,如紧急可以背患者出来。

想到这,他挽起裤腿到膝盖,背着急救箱就跨进水里。水比他想象的深,漫到了大腿一半的位置,裤子还是打湿了。10多分钟后,他到达患者家里。

所幸,患者意识清楚,能明确回答余攀的问题。余攀初步判断不是脑出血引发的问题。他背着患者出来,附近施工人员赶来帮忙,引导走了一条地势较高的路。在施工人员、担架员的一同努力下,患者被安全送上急救车,抵达医院,病情稳定。

这是余攀从16日晚7时到次日凌晨3时,接的第7单急救任务。之后,他找同事借来干袜子,换了鞋,又去执行第8单任务。

“这都是我们急救人员该做的,也盼望社会对急救人员多一份理解。”他表示。 

  编辑:宗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