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丰登四都鼎立三港齐发 陈一新给开发区定新目标
2018-01-12 08:41: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1月11日,陈一新参加汉南、东西湖、洪山联团审议 记者 周超 摄

长江网1月11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郑汝可)11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参加汉南、东西湖、洪山联团审议,围绕“高质量发展”作了深刻阐述,并逐一回应代表关切。

陈一新强调,各区(功能区)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力富民惠民,聚力改革创新,聚力拼搏赶超,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争做全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更好发挥“三化”大武汉建设的核心引擎作用,为推动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世界亮点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周慧明、郭勇、项明武、晏晓兰、刘祖源、黄开明、肖昌东、张淼、陈先新、黄立、金昆玲等14位代表,围绕“大学之城”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加速功能区重大项目布局、加快东湖生态绿心建设、支持新民营经济发展等议题踊跃建言。

  

  1月11日,陈一新参加汉南、东西湖、洪山联团审议 记者周超 摄

陈一新仔细听取,认真记录。他充分肯定汉南区(武汉开发区)、东西湖区(临空港经开区)、洪山区(东湖高新区、东湖风景区)去年来有效发挥了发展引擎、创新引领、改革示范和生态样板的作用,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各区(功能区)发展出谋划策,陈一新指出,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各功能区是武汉创新人才、创新资本、创新企业、创新平台最重要的集聚区,要着力构建高效高新产业体系、高精尖创新体系、高素质人才资源体系、高效率制度体系、高水平开放体系、高品质生态体系“六大体系”,争做全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市领导陈瑞峰、刘立勇、胡立山、李述永、蔡杰、胡亚波、程用文等参加审议。

  ——构建高效高新产业体系

  功能区要各有特色各显神通

郭勇代表提出,进一步提升“临空港速度”,还要在加速功能区重大项目布局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上多下功夫;周慧明代表希望,更大力度支持汉南区(武汉开发区)通用航空之都建设,加快开发区经济转型升级。

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效高新产业体系,陈一新要求,各区(功能区)要以高效高新产业为主攻方向,以现代产业园和科创型小微企业园为抓手,坚持 “五集”发展模式,围绕“五谷”“四都”“三港”建设,加快布局,抢占先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头锻造武汉质量、武汉标准、武汉品牌,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质量强市、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中担当主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光谷新能源大楼 长江日报资料图

其中,东湖高新区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现代金融等产业,打造光谷、药谷、智谷、金谷、才谷,努力实现“五谷丰登”;

  

  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功能分区示意图

武汉开发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飞行汽车等“下一代汽车”,超前布局人工智能、下一代高铁等未来产业,打造车都、机器人之都、“智能家居之都”、“通用航空之都”,努力实现“四都鼎立”;

  

  繁忙生产中的东风本田第二工厂总装车间

临空港经开区重点发展临空制造、网络安全、大数据、现代食品等产业,打造“临空制造港”、 “网络安全产业港”、“现代健康食品港”,努力实现“三港齐发”;

洪山区要推动“大学+”发展模式,深入推动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发展,将环大学创新经济圈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街区。

陈一新强调,各区(功能区)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产业发展定位,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从而实现错位发展,各有特色,各显神通。

  ——构建高精尖创新体系

  要为大学生和校友做好服务

“为市委市政府点赞,‘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是抓住武汉优势的英明之举!”代表刘祖源用数据列举,武汉市推进“大学+”系列举措硕果累累: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校友资智回汉专场签约金额达2607亿元。

陈一新说,武汉应该在“人才”“科技”“创新”方面为全国树立样本。他指出,目前,各功能区已成为实施“百万大学毕业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的主战场和集聚高地,下一步更要做好服务和落地。

他要求,要继续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化“大学+”发展新模式,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走出“科教培养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子,支持高校院所“双一流”建设,努力成为全国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支撑。

  ——构建高素质人才资源体系

  将“人才金字塔”塔尖做成世界级高度

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构筑“人才金字塔”,深入推进招才引智“一把手工程”。

与代表互动时,陈一新重申,留住人才要抢抓机遇、刻意而为、顺势而为,要继续实施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积极探索国际人才自由港建设。

他提出,要以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为抓手,更大力度、更大手笔、更大气魄地引进集聚一批诺奖级、院士级全球战略科学家、产业科学家、商界领袖,将“人才金字塔”塔尖做成世界级高度;要以“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为载体,集聚一批战略级、创新型海归精英,吸引更多杰出武汉校友,把“人才金字塔”塔身做成全国一流;要深入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黄鹤专家计划”,确保更多的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锻造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以及工匠,在做厚“人才金字塔”塔基方面引领全国。

  ——构建高效率制度体系

  功能区探索“区域股份合作制”

如何更好发挥功能区体制机制优势?会上,陈一新与代表们探讨,强调功能区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主要职能是经济事务管理,包括发展规划、产业布局、招商引资、企业管理、配套服务、生态保护等。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精神,不断完善功能区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他要求,功能区要遵循新发展理念,可以探索借鉴长江新城 “高效精简、经社分开、统分结合、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机制,实行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区域股份合作制”。

同时,要优化内部管理运行机制,重塑为民办事体制机制,深化“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争当党政机关服务最优区域。

  ——构建高水平开放体系

  推动武汉产业链、公共服务资源向周边城市延伸

不断提高各区(功能区)对外开放水平,陈一新提出,加快开放通道建设、加快开发功能建设、推进武汉大都市区产业一体化发展三点要求。

其中,陈一新强调,武汉要有高度自觉,充分发挥主中心作用,为全省发展做出贡献,要强化空港、水港、陆港的集聚辐射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对接,推进“港、产、城”协同发展,拓展“飞地经济”合作,推动武汉产业链、公共服务资源向周边城市延伸。

  ——构建高品质生态体系

  东湖绿道三期今年接着建

  

  东湖绿道二期白马道段桃花岛 长江日报资料图

“水是东湖的眼睛,要擦亮东湖这张名片,首先就要擦亮眼睛。”围绕加快东湖生态绿心建设,晏晓兰提出,东湖要继续做好水文章、做好水文化文章、做好景村景城融合三篇文章。

陈一新回应说,东湖不仅是一个湖泊,更是武汉的城市绿心、城市之肺,是“百湖之市”的龙头和示范,也必将成为未来武汉的金名片。他提出,要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推进东湖生态绿心建设,东湖绿道三期要重点提升东湖绿道人文内涵,有序推进“城中村”有机改造,布局一批校友文化主题园区、人文景观植物园区、雕塑园区,建设“城市生态之心、人文之心、融合之心”,让东湖真正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宜居宜业宜游的好地方,成为世界城中湖典范。

“各区都有着丰富的湖泊资源,要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陈一新说,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长江大保护放在压倒性位置,优化城市生态格局,积极探索“大湖+”发展模式,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国内外知名的滨水生态绿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