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会会场。 记者周迪 摄
图为大会会场。 记者周迪 摄
图为大会会场。 记者周迪 摄
长江网1月11日讯(长江日报记者蒋太旭 谭在龙 通讯员胡桂林)今日上午,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会上,邹薇等12位市政协委员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建设,就构建长江新城产业支撑体系,加快推进武汉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武汉城市国际化建设,及引领新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打造长江文明之心、武汉长江文化主轴等热点议题作大会发言,提出意见建议。另有37位委员提供了书面发言材料。市民政局、市文化局等20多个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
观点摘录>>>
破除十个落后意识 开展思想大解放活动
市政协常委、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主任邹薇:针对现阶段武汉经济发展的特征和战略目标,要对标发达地区,破除行政统领、部门本位、抱残守缺、封闭隔绝、“中游”、“机会主义”、“重言轻行”、“浅尝辄止”、被动观望、“重物轻人”等十个落后意识,建议展开“思想大解放”理论和实践活动,提升全市人民对改革开放的参与度、获得感和自豪感。在江滩、东湖绿道、CBD、中山大道、楚河汉街等地标性场所设置“武汉改革开放40年”图片展、户外电子视频、声光秀等,展现40年武汉发展成绩。进一步明确“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前置审批,强化事后监管;清理并废除各种“部门条款”,梳理已出台的民营经济政策,杜绝“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放责不放权,明放暗不放”现象;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人才政策、融资支持与技术支持政策;建立“放—管—服—宣”的市场化改革体系,加强各类商会等社会机构的能力建设。
“843”模式构建长江新城产业支撑体系
市政协委员、武汉市实验学校副校长邱化明:为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城市发展的制高点,实施建设长江新城的伟大战略,建议依据“创新、生态、宜居、开放、文化”五大定位,“843”模式将成为长江新城产业支撑。“8大”产业,即“3个”先进制造业和“5”个高端服务业;“4两”产业结构,推进服务业制造化和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层次深度结合,不断完善产业链,开展重大项目攻关与重大技术突破,助推芯片和发动机两“心”不断突围,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引领作用,填补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产业延长链空白;“3层”产业布局,即通过中心布局“中心圈、外层圈、边缘圈”三圈布局,联动布局“一城多园”、要素布局“一城多链”,建立园区、产业板块之间的联系。
加快推进武汉大都市区一体化
市政协委员、市民建常委丁永玲:建议科学界定武汉大都市区的空间地理范围,构建“核心区+拓展区+幅射区”的发展框架。通盘考虑大都市区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各级政府、企业等相关方共同参与;建立利益共享制度,按照产业链分工获得自己所处价值链环节的利益,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发挥不同城市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打破行政界限壁垒,加快促进消费市场、金融、产权交易、人力资源市场等一体化;加快推进基础交通设施一体化,加快统一区域内关于税收、道路交通、劳动力市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政策,建立起合作协同的刚性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长效协作机制,推动形成“基础设施相连相通、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的大都市区发展格局。
吸引更多有影响的国际赛事落户武汉
市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陈元欣:建议政府主动发力,吸引更多有影响力的国际体育赛事活动落户武汉。对于竞争性申办的国际体育赛事,政府要牵头参与申办;借助国际体育赛事活动,进行全方位城市营销,可充分发挥武汉籍知名运动员的名人效应,如李娜、伏明霞等,为城市代言;提升国际体育赛事活动的宣传报道水平,至少进行中文和英语的双语报道,赛事活动官网至少应有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定向邀请国际体育新闻机构参与赛事报道;积极实施“大学+”战略,开展国际名校体育交流活动;招募和培养专业赛事运作团队,提升武汉国际马拉松、武汉水上马拉松等赛事的国际影响力。
实施武汉城市形象海外推广工程
市政协委员、香港景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江:建议从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点城市的高度,组建国际化建设专家咨询团队,组织专业机构和力量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搭建政府、企业、专家、学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和传媒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共商共建平台;对照全球标杆,制定国际化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纲要,明确责任分工;加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结合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程,壮大外向型经济和创新型产业;加大投入,实施城市形象海外推广工程,多载体、多渠道广泛传播武汉良好形象;以楚文化和长江文明为切入点,深度开发武汉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品质,打造知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中部地区国际旅游集散地。
实施“三名”工程,引领新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副主席(兼职)李浩:目前,武汉实施“三名”(“名企、名品、名家”)工程已经具备一定现实基础,但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为此,应借鉴浙江经验,加快出台实施“三名”工程指导意见、实施细则,形成系统完善的政策体系;搭建名家、名企、名品培育平台。帮助企业、企业家找准发展目标和方向,围绕打造长江文明之心、长江主轴、长江新城新区、东湖绿心,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四大资智聚汉工程等,鼓励“三名”深度参与,综合运用产业、科技、人才、土地、投融资等组合政策,综合运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转型升级和人才引进等专项资金,集聚国内一流专家为“三名”工程献计献策,依法保护“三名”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保障“三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打造“长江文明之心”,加快武汉历史之城建设
市政协常委、市九三学社副主委付文芳: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文明重要传承地,打造“长江文明之心”是武汉市主动扛起长江大旗、集中展示长江文明、推动历史之城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延续武汉市大河文化、历史文化等城市文脉,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建议以南岸嘴为中心,在其周边两江四岸20至30平方公里区域内打造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挖掘长江文明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盘龙文化、楚文化、首义文化、近现代工商文化以及知音文化、木兰文化、宗教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提炼长江文明体系;建设长江文明馆、大河论坛中心、长江文化创意中心等,打造长江文明交流平台、大河文明传播高地、文化创意孵化集群;优化提升南岸嘴、龟北片区、汉阳旧城、汉口历史风貌街区、武昌古城的空间格局,实施生态修复,凸显“山、水、城、文”形胜,强化山水“十字型”景观格局及“两江交汇、龟蛇锁江”中心意象;进行传统文化再造和创新文化植入,演绎“老城新生”;依托“长江文明之心”,链接东湖生态绿心、洪山大学城、中法生态城、光谷科技城等,形成“长江文明之脉”,与长江主轴交相辉映。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武汉城市节
市政协委员、市民革秘书长孙美华:建设长江文化主轴,最大限度发挥辐射、引领、融合作用,使其成为向全国乃至世界集中展示武汉文化的样板工程,对于延续武汉历史脉络,引领时代发展,意义重大。为此,建议打造升级版的“十里文化江滩”,着力开辟改造沿江码头,重现武汉码头文化新内涵,以长江主轴为载体,策划特色节事文化活动。在四季有节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武汉城市节。即,将5月16日武汉解放日定为武汉城市节,并在5月密集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还要充分利用与武汉发展息息相关的历史名人效应,建设“名人纪念园”。
城市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市委委员胡彦全:游憩区的设计和调整应着眼于发展文化旅游,综合采纳旅游、文化、商务和城管等部门及行业协会的意见,充分调研消费者对游憩区的文化需求,引入非遗博物馆、传习所、非遗文化雕塑等非遗建设;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教育;依托信息技术创新非遗文化的展示方式,创新剪纸、木板年画、汉绣等非遗产品的题材,融入表现现代生活的元素,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游憩商业区的餐饮店、茶馆内引入汉剧、楚剧、湖北大鼓、湖北评书等代表性地方曲艺的演出。
建设乡村红色队伍,深入实施“三乡工程”
市政协委员、市扶贫办二处副处长李苨苨:深入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应建设乡村振兴红色队伍,努力培养农村“红色头雁”,加强村党组干部队伍建设;鼓励农民自主自愿组办各种社会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使其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乡村治理的参与者;鼓励市民、能人和企业工商资本下乡投资兴业。完善配套政策,开辟“绿色通道”;鼓励下乡市民、能人为农村带去积极向上的文化观念、文明生活方式和主流价值观;大力资助农民文化社团创办,规划农家图书馆、简易体育场、农家大戏台等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加强村湾污水处理和环境治理,修复农村生态,建立乡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
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建设怡人宜居大武汉
市政协委员、市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学研究所所长田祚雄:应健全城市治理体系,在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更人性化、精细化、智能化,不断提升市民城市生活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在经济领域不断解决市民民生需求升级问题,在政治领域不断解决市民民主诉求升级问题;以人为本,兼顾和包容弱势群体;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宣教等多种手段,以实现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健全扁平化的城市治理体制和部门联动机制,合理匹配事权、财权和编制,真正让责权利、人财物相适应;切实强化城市绿化的生态首位功能,多采用本土“乔灌草”合理搭配,建设“能呼吸、接地气、可亲近”的生态地面;扎实推进“四水共治”,彰显城市水优势。
建立湖泊岸线综合联动管理机制
市政协委员、武汉市陆家街中学副校长金绅:为了让更多的湖泊回归自然,让湖岸线尽快还湖于民,建议修订和完善湖泊《“三线一路”规划》,完善湖泊蓝线和绿线界桩栽设,锁定湖泊水域及湖泊岸线保护范围,明确湖泊及岸线“禁区”,推进各区湖泊水生态编制规划,做到“一湖一规划”、“一湖一策”;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将湖泊岸线打造成“自然岸线、生态岸线、休闲岸线、文化岸线”;实施湖泊退养工程,还湖泊自然景观与生态、撤除湖岸及湖中的各种人工堤,拆除围网设施,尽快实施岸线修复计划;对尚未开发的湖岸增设缓冲带规划,设定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控制利用区。强化湖长制,完善湖岸管理体系,完善湖长管理队伍,建立湖泊岸线水务、环保、园林、农委、城管等综合联动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