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政协委员热议:这样“精装”东湖绿道三期
2018-01-09 09:59: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1月9日讯(长江日报记者夏琼 鞠頔 摄影周迪)东湖城市生态绿心建设,东湖绿道是核心。东湖绿道一期二期构环成网,绿道三期将按世界级标准进行“精装修”“软装饰”,注重挖掘提升文化内涵。8日,在市政协委员报到现场,多位政协委员谈起东湖绿道三期建设都表示,挖掘提升文化内涵,一定要结合当代人生活方式,体现更多当代文化元素;即便反映传统文化,也要用当代语言、当代形式。

  市政协委员、武汉大学教授彭富春:

  举办现代水上活动 吸引都市年轻人

市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彭富春认为,东湖绿心对既有文化的挖掘要适度,因为有些挖掘的东西不一定可靠,一些“古代元素”也不是大多数游客需要的。

“挖掘东湖绿心的文化内涵,一定要有当代文化在里面,不要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远。”彭富春认为,提升文化内涵要结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而且武汉是“大学之城”,特别是东湖周边高校林立,内容要符合大多数年轻人审美趣味,把它变成吸引都市年轻人的一块“宝地”。东湖水域面积不小,要多开辟水上文体活动,除了保留划船、游泳等传统项目,还应多一些现代水上活动。此外,建设一些大众文化设施提升文化内涵,如大型音乐喷泉、剧院等。

彭富春表示,挖掘文化内涵还应注重细节,比如东湖绿道有时放的音乐不太协调,经常有一些西洋音乐,其实中国古典乐曲应占一定比例。绿道中还应当多一些知名雕塑等公共艺术,同时搭配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色彩,这样才能让东湖绿心“活”起来。(记者鞠頔)

  市政协委员、东湖高新区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局副局长何兆忠:

  东湖绿心可建创业小镇 规划大企业总部

何兆忠

市政协委员、东湖高新区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局副局长何兆忠家住汉口,办公室在光谷,每天开车从东湖过,他见证了东湖这座城市绿心的变化。

随着东湖绿道一期、二期惊艳亮相,他期盼着东湖绿道建设继续向前推进。何兆忠建议,让东湖绿心与东湖高新区相融,与这里的现代服务业、未来科技城等相衔接。

他说,光谷年轻人多、创新创业最活跃,可以在东湖规划建设创新驿站、创业小镇,可以引进郊野旅游、汽车露营、水上旅游等项目,还可以考虑适度规划建设大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等项目或动漫、影视城等旅游设施,使其成为宜游、宜业、宜居的生态绿心。

在何兆忠心目中,未来的东湖绿心之于武汉,就要像湾区之于硅谷,不仅仅有美丽的风景,更孕育着城市未来发展的希望,这颗“绿心”将为武汉未来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如果今后我们把优秀人才从硅谷吸引回来,他看到我们的东湖不仅生态好,创业环境更好,就更愿意留下来了!”(记者夏琼)

  市政协委员、市文化局副局长杨菁:

  建迷你剧院 打造“小而美”演艺聚地

杨菁

对于东湖绿心未来建设,市政协委员、市文化局副局长杨菁建议增加更多文化内涵,讲述城市故事。如设置琴舍、雅集、印社,以及布局迷你剧院、迷你影院、书吧、朗读亭等文化设施,让更多小而美、小而精的现代文化活动、艺术表演,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展示。

她认为,市民和游客不仅在这里游玩,还能在这里聆听武汉故事,感受武汉文化魅力,让绿道绿心触动人们的心灵。(记者夏琼)

  市政协委员、武汉铱智造众创空间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松:

  布局更多现代雕塑表现楚文化

市政协委员万松曾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任教,还参与过武汉市一些重点旅游项目规划。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世界级大都市基本都有一颗“绿心”,比如纽约的中央公园坐落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岛中央,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公园周围都是高楼大厦,在第五大道高楼里向下俯瞰,公园好似一颗绿宝石镶嵌在城市中,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融合得非常好。

东湖城市生态绿心建设始终要有一条文化主线,传承楚风汉韵是很好的选择。因为武汉一直是楚国的核心地带,楚文化元素很丰富,一定要把楚文化用好、做好。

万松认为,东湖绿心要多做一些围绕楚文化的小品、景观,同时用现代语言和材料有机植入进去,将更多好的历史典故讲给大家,也可用雕塑等抽象性现代手法表现丰富的文化内涵。

万松告诉记者,他去莫斯科时注意到当地的街头雕塑都很有品位,仔细打听才得知,莫斯科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雕塑的设置,都是艺术设计方面的专家。凡是在重点街道、景区布置的雕塑、小品,必须经过专家委员会的评审同意后方可设置。

他建议,武汉可以借鉴一下莫斯科的做法,采取评审或打分制为雕塑、小品景观把关,提升东湖文化品位和格调。(记者鞠頔)

  市政协委员、洪山中学副校长叶芳:

  把课堂搬到东湖绿道去

叶芳 记者周迪 摄

东湖绿道二期开放当天,市政协委员、洪山中学副校长叶芳就约上家人一起去“尝了鲜”。从绿道一期,到更加精美的绿道二期惊艳亮相,叶芳一家逛东湖的历程,也见证着武汉幸福指数一路提升。

叶芳认为,东湖绿道打造了一张最好的武汉名片,它凝聚激发了武汉人对武汉的了解和热爱。

作为教育工作者,叶芳对东湖绿心的未来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挖掘出绿道背后的“道”——文化内涵、文化价值。

叶芳思考的是,怎样让这条绿道成为学生研学的基地,成为学校、孩子们的“地方课程”。让孩子们在走绿道的过程中,习得知识、了解市情、愉悦身心,生发出对家乡武汉的热爱。

“我们可以把课堂搬到绿道去,把这里变成教学基地,让孩子们在这里聆听武汉故事,感受这座城市的人文情怀,也让更多的市民从中回顾过去,感受现在,畅想未来。”叶芳呼吁。 (记者夏琼)

  市政协委员、江汉大学商学院教授刘立燕:

  东湖绿道三期应更重视湖城融合

刘立燕 记者周迪 摄

市政协委员、江汉大学商学院教授刘立燕上周刚刚感受了东湖绿道二期的魅力。进一步建设东湖绿心,她希望这里不仅是城市生态之心,还要成为人文之心、融合之心。“植了树、种了草,水体改善了,生态改善了,是看得见的变化,但更难的是后面两个‘心’”。

刘立燕认为,东湖绿道的规划建设应更重视融合——湖与城的融合、生态和人文的融合,把东湖纳入城市的整体来看待,让它与周边的大学、文化设施相得益彰。“一个外地游客来到东湖,不仅是去看一个湖、不仅是去走绿道,还可以去看武大,去参观省博,去美术馆看一次画展……让东湖绿心真正成为一个文化的中心”。(记者夏琼)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