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焖元子制作技艺、武汉童谣入列武汉非遗名录
2018-01-04 10:25: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1月4日讯 (长江日报记者欧阳春艳 周满珍 通讯员刘甜甜) 3日,武汉市文化局正式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9项传承悠久、地域特色鲜明,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突出的非遗项目榜上有名。

据了解,这些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7大类。至此,武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到167项。

这些项目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是汉派地域特色浓郁。这29项非遗项目个个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都承载着厚重的城市记忆,都是我们这个城市的乡愁。如:武汉童谣、黄陂僵狮子习俗、叶开泰传说、武汉糖画、武汉黄焖元子制作技艺等项目。

二是传统工艺项目荟萃。本次公布的项目名录中,传统工艺项目达到21项,占到项目总数的70%。这些项目除了地域特色明显、历史传承完整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都是通过匠人手工劳动实践完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比如:武汉玉雕、汉派石雕、楚韵铜雕等。

三是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武汉的汉派文化植根于楚文化,博大精深的楚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文化瑰宝,而且绵延至今。这次非遗项目中的传统青铜打击乐器制作(编钟)、楚式古乐器制作(古琴、古瑟)十分抢眼。此外,还有楚风布画、楚地合香等。

四是老字号项目重点突出。本次公布的项目名录中,涵盖了一批国家级、省级老字号传统技艺项目,主要是饮食类项目,如武汉五芳斋汤圆制作技艺、新洲汪集鸡汤制作技艺、武汉老谦记传统豆丝制作技艺等,都是伴随着武汉人成长和回忆的老味道,是舌尖上的非遗。

五是填补了城市非遗的空白项目。如武汉童谣、邵氏开元酿酒技艺、古建筑营造技艺(传统木工技艺),这些项目都填补了武汉非遗项目的空白。

  武汉童谣:武汉伢最好的启蒙教材

画家萧继石笔下的武汉童谣

画家萧继石笔下的武汉童谣

“猜中指,打五十,打了五十又五十”“你不要我来,我非要来,我在旁边打闹台,闹台打得轰轰神,我要你们玩不成”……这些老武汉人耳熟能详的童谣,本次也成为了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

作为武汉童谣的重要收集者,现年63岁的彭翔华说:“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武汉童谣,朗朗上口,可诵可咏,可赏可玩,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而且有着浓郁的时代印迹和鲜明的武汉地方特征,是武汉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身为一名地道的武汉人,彭翔华一直致力于收集武汉童谣。2015年,他所著的《武汉民间童谣辑注》出版,共有706首武汉民间童谣入编,全书约为35万字。

“我辑注的这706首童谣,有一半是来源于晚清和民国以来的各种书籍、报纸、杂志等,另有四分之一是我向一些老武汉人采录到的,还有四分之一来源于我自己的回忆,我把小时候唱过的、至今还记得的百余首童谣全部放在了书中。”彭翔华告诉长江日报记者。

多年来,彭翔华搜集的汉味童谣多达千余首,可分为游戏、生活、教诲、寄托、滑稽、社会、练语七类,反映出武汉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韵味无穷的游戏谣,以前孩子们多是自己做玩具,即便没有任何玩具,一双手也能玩出很多花样来,而且玩法多样,有声有色,如手指谣:“上打下不动,下打上不动,上下一齐打,中间一条缝。”

还有千景万象的社会谣,比如:“三月二十八,洪山敬菩萨,钱多吃甘蔗,钱少吃麻花。”讲的是武昌“甘蔗节”。农历三月二十八是东岳大帝的诞辰日,是日,手艺人停业休息,各寺庙举行“天齐会”,尤以武昌大东门外的大东岳庙香火最盛,人们一边赶会拜神,一边游玩洪山。

童谣自古是中国传统国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传统教育中,韵文是常见教材,在孩子们接触正统文本前,童谣是最好的启蒙教材,童谣朗朗上口,有趣好记,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巧妙文化影响。而现在,汉味童谣正渐渐离我们生活远去。“这是一不小心发生的文化缺失。”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这样评价。

传统青铜打击乐器铸制技艺:再现千古绝响

基本完工的一套仿制编钟 记者周迪 摄

刘佑年在给即将完工的东汉编錞于试音 记者周迪 摄

大家都知道,震惊中外的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湖北。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国唯一持续履行编钟制作技艺保护传承的国企就在武汉。日前,编钟铸制技艺传承人、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佑年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他们这个专业团队的四代人,近百年来铸制传统青铜打击乐器的故事。

“编钟在中国有着3000年的悠久历史,几乎在全国各地都曾出土过。但因为它的‘贵族出身’,其制作工艺几乎失传,仅在《梦溪笔谈》等古籍里有零星记载。直到1978年,曾侯乙编钟的出土震惊了全世界,我国才开始组织包括我们研究所在内的6家单位,共同进行科研攻关,完成对它的复制。”刘佑年介绍。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尝试,3年后,由现代人复制的65件套曾侯乙编钟终于问世。刘佑年颇为感概地说:“曾侯乙编钟上的2800字铭文都是金丝做成,上面的纹饰也比头发丝还细,没有尝试制作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其中的工艺难度!”

传统青铜打击乐器铸制技艺包含铸造技艺和制造技艺二方面基本内容。“经过反复摸索,我们的铸造技艺是以传统失蜡法为核心,按每一种打击乐器‘形’的要求,除铸造出精美的外貌特征外,还需将青铜乐器的‘双音结构特征’铸制于铜钟坯之中。”刘佑年介绍。

制作技艺主要是编钟的调音技艺。编钟的型制样式、大小、壁厚、壁厚的分布及合金成分决定了编钟乐器的音色、音准、音量、延时、敲击部位等综合乐音效果。刘佑年透露:“我们有幸观摩过很多古钟的钟体内腔,正是先祖们留下的这些内在磨痕等,才让我们领悟了许多编钟调音的绝技。我们借助主观听音评判和仪器检测,最终完成编钟乐器乐音特征的制作技术要求。”

通过运用这些工艺,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现在不仅可以复仿制编钟,也可以复仿制编铙、编铃、四虎镈钟、秦王镈钟、勾鑃、錞于、磐钟、大晟钟、鎏金编钟等系列青铜打击乐器,它们都可与当代中西方乐器同台配器演奏。

“2000年1月1日,国家领导人在北京太庙敲响了代表新世纪和平发展期盼的中华和钟中央大镈钟,就是我们制作的。”刘佑年说,“能使千年古韵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舞台上震撼唱响,并且让中国编钟、中国声音从此进入了寻常百姓的视野,甚至走出国门,这让我们很自豪。”

  五芳斋汤圆:对传统工艺保持敬畏

五芳斋汤圆 记者何晓刚 摄

每年元霄节,到中山大道五芳斋总店排队买汤圆的市民成为中山大道一道风景。

在五芳斋武汉总店店长李杰眼里,这个1946年由江苏南通人倪锦财引入武汉的品牌,关联几代武汉人的美食记忆。更重要的是,汤圆作为“五芳斋”的拳头产品,经历百年,品质不改,不仅受到老一代武汉人的喜爱,还走出武汉,走向全国,凭的就是全国独一份口味。

广西的蔗糖、湖南的橘饼、咸宁的桂花、河南的芝麻、山东的板油、应城的桃仁果仁等等,所有的原材料都经专人到原产地直接采购。“但最重要的秘密武器,还是对传统工艺的严格坚持。”李杰透露。

在五芳斋纪录宣传片中,汤圆皮就很讲究,糯米由师傅手工磨成粉后,还要通过工艺检测,看含水量是不是符合,定型定标才能选用。白糖经过再加工磨粉处理成绵砂糖,原来是凭经验,现在加糖的时间间隔、次数都有严格要求。

李杰说,配置馅料时,芝麻必须先泡再炒,炒制时必须用土灶、火力大小要适中,“用土灶炒出的芝麻更香。就像北京烤鸭一样,电炉烤出来的就是没有果木烤出来的香。”

在全国工业化生产的汤圆品牌中,在吊浆工艺上,只有五芳斋仍在坚持传统的湿磨法:糯米须浸泡四个小时以上,用流水反复冲洗,磨好后再用专用的沥干袋沥干。作为五芳斋资深老员工,李杰深知吊浆生产太费工费时,“决定坚持传统吊浆工艺,就是要留住传统口味。”

为了保证汤圆的口感,包汤圆和制作叠式汤圆的手法也越来越醇熟。此外,汤圆的配方每年都会与时俱进,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从1946年至今,有过多次改良,配方也得到优化,选取的多是国内优质的原料,如广西的绵砂糖、咸宁的桂花等,其中加入了少许橘皮,使得味型层次更丰富,回味更为悠长。李杰说,在武汉五芳斋与浙江五芳斋重组后,配方再次优化,猪板油换成了东北的,口感更好。对配方原料在原产地再次进行了优选,要求供货单位用五芳斋的企业标准供货,如广西绵砂糖去杂质等。“对传统工艺,我们保持敬畏。”

绿松石雕:一颗玉石永流传

两个和尚背水喝 记者何晓刚 摄

马健在创作中 记者何晓刚 摄

“现在人有钱都去买房买车买钻石,都说钻石永流传,我觉得一颗玉石才永流传。”国家高级美术师、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事绿松石雕40多年的马健这样说。

“绿松石是我国的‘四大名玉’之一,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玉不琢不成才,君子如玉,贯穿着整个中国珠宝首饰的发展。绿松石雕是指天然绿松石经艺术加工而成为玉雕工艺美术品。除了对造型艺术、美学素养有讲究,最难的是刻出人物的眼神,可以传神,不可速成。”马健介绍。

今年64岁的马健1975年于毕业于武汉二轻学校玉雕陶瓷班,分配到武汉玉器厂工作,师从袁老艺人、洪亨传老艺人、杨林老师等从事玉雕制作、设计工作,其代表作为《李时珍武当山采药图》,现存放于人民大会堂湖北厅。武汉玉器厂改制后,他和两个同事成立了工作室,“绿松石雕这一行很辛苦。两三年时间才能出师,前段时间有几个90后到我这里体验一段时间,不久便放弃了。”

在位于汉口南京路的工作室里,马健正和同事雕刻《佛乐图》,30多厘米的绿松石上,需要雕刻出29个人物,用来表达唐僧西天取经成功后,与众佛同乐的场景,难度相当大。简陋的工作室里,两名工匠正埋头琢磨、抛光、上蜡,每个步骤都马虎不得。这幅《佛乐图》经过前期的冲、磨、轧、勾等琢磨步骤,渐成雏形。

马健说,从一块坚硬无比的石头到一块温润光滑的美玉,并非易事,创作小件需要数月劳作,才可能最终成型,创作大件如《佛乐图》,需要两到三年。

因为玉石是贵重物品,为降低风险,马健一般根据玉石材料和客户需求雕刻制作,有古代仕女题材,有历史沉淀的题材如黄鹤楼、北京万寿山等。这得益于马健喜欢旅游,每到一地,旅游景点便像一幅画存在他的脑海里,因此他的创作题材非常多元,整体氛围以欢喜寿禄为主,积极乐观,如《猪八戒背媳妇》《两个和尚背水喝》,“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不喜欢苦难的东西”。

在尺寸上他的创作则以小件为主,“几千块钱,大家都消费得起。”小件一般都在方寸之间,非常考验雕刻的功力。当天展示的几个小件《两个和尚背水喝》《敦煌舞伎》等,马健个人非常喜欢,反复观赏,因为已被藏家买走,要参加展览才临时借来的。

马健说,武汉玉器厂改制后,因为没有固定的接收单位,玉雕行业人才凋敝。据他了解,全武汉市专门从事绿松石雕的不超过20人,以前的同事大部分都改了行。“从画设计图到与客户交流,再到制作,挺枯燥的,你先要耐得住寂寞,才会创作出巧夺天工的作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