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总书记握过手的长江日报记者邀大学生做同事
2017-12-29 08:41: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前来参加应聘的同学们正在翻阅当日的长江日报

本报融媒体记者正在进行网络直播,让更多的对新闻有兴趣又不能到现场的大学生们了解招聘信息 本组图片记者翟兰兰 摄

28日,长江日报校园招聘会武汉大学专场招聘会上,前来参加应聘的同学咨询招聘的细节信息

长江网12月29日讯(记者明凌翔 见习记者刘派)12月28日下午,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在武汉大学举办的宣讲会上,5名来自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新闻名记者,分别讲述了自己的从业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学子。“听了今天的宣讲会,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做新闻人的梦想。”28日在武汉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第一报告厅里座无虚席,不少大学生站在走廊上倾听记者们的深情讲述。众多大学生在听完演讲后,向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递出了自己的求职简介,希望在这片新闻“沃土”上实现梦想。

与总书记握过手的记者邀大学生做同事

  长江日报全媒体打动非新闻专业大学生

“十多年前的这个时刻,我跟你们一样也在参加各种招聘会。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长江日报。”长江网负责人、武汉市网上群众工作部城市留言板负责人杨文平给在场大学生展示了一张他于2000年在长江日报实习采访时的报纸。随后,他用自己珍藏的报纸作品,向学子们讲述自己在长江日报这个大舞台上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故事。

杨文平在长江日报当实习生时,他的一篇舆论监督作品登在报眼。这令他非常兴奋,也深深感到这是一张尊重人才,尊重新闻价值的好报纸。

2008年汶川地震,杨文平跟随移动基站抢修车去现场,写了一篇《一束来不及献给总理的鲜花》的稿子,引发巨大反响。当时余震不断,在新闻面前,他忘记了一切危险。

2016年11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杨文平作为第26届中国新闻奖获奖者代表,跟全国其他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一起走进人民大会堂,有幸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当面聆听总书记讲话,并和总书记握手。

杨文平说,总书记的鼓励让自己不忘新闻人的初衷,正是在长江日报这个舞台,让自己实现了人生的新闻理想。

他寄语现场大学生,长江日报是党报,但记者编辑们并没有端着架子去写稿,而是贴近生活,十分接地气。他通过个人的经历,让大学生们更鲜活地了解长江日报。未来,希望能和大家成为好同事好朋友,他相信,大家来长江日报,会有各种各样的展示机会和无限发展可能。

在招聘互动环节,在得知有物理系做数据分析的同学想参加招聘,又担心专业不对口,杨文平“抢”过主持人话筒,诚邀不同专业的同学加入。

“这次宣讲颠覆了我们对长江日报的印象。”华中师范大学的刘琪表示,“我感觉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已经不再是一张平面的报纸,而是一个全媒体传播平台,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资深记者讲述与50多位国家首脑面对面

长江日报高级记者、中国知名公共外交活动家,中国新闻奖得主余熙的演讲,激起全场学子的热烈掌声。

余熙是在中国新闻界具有广泛影响的资深记者。他入职长江日报的34年间两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中外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中。他已在60多个国家开展了民间文化交流,在六大洲讲述中国故事和武汉故事达100多场;他采访报道过各国元首和首脑50多位、中外大使200多人次。

在昨天的演讲中,他以他亲历的“长江日报赴日传播和平祈愿旌旗引日本政要响应的故事”为实例,生动介绍了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独特的企业文化——报社鼓励并支持记者挖掘个人潜能、挥洒人生梦想,以各种卓有成效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和武汉故事,富于激情地投身于中外人文交流领域。

他说,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不仅不排斥展示个人的创造性,而且会为每一个人把自己对新闻专业的追求提供独特的平台。只要你能将个人的新闻职业理想置放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背景之中,你的新闻职业生涯必将成功甚至辉煌。

作为一名资深老记者,余熙获奖无数,荣誉无数,还一直奋斗在采访第一线,至今为长江日报集团旗下的各媒体提供着优质的新闻作品,他的故事打动了台下的学子们。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姚葵为这位老前辈点赞:“都说现在纸媒遇到寒冬,我也犹豫要不要放弃自己的专业择业,但是我听了余老师的演讲,感觉只要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人,就不用害怕任何寒冬。”

“只要自己成长为优秀新闻人,就不用害怕任何寒冬”

宣讲会上,80后摄影记者贾代腾飞曾获中国新闻奖、人民摄影金镜头奖、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金奖、第二届全国青年摄影大赛金奖、“徐肖冰纪实摄影”大奖等。2012年入选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大师班,赴阿姆斯特丹学习,全球每年遴选12人。他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三组照片,代表着他三段从业感受。

贾代腾飞分享的第一组作品是《战友等你六十年》。2014年3月28日,韩国首次归还牺牲在韩国境内的志愿军战士遗骸,贾代腾飞前往沈阳采访时发现一位沧桑的老人,一个人默默看一眼战友,转身离开。老人老泪纵横的那一瞬间,贾代腾飞按下了快门,并探访到这位老人正是这些牺牲志愿军的战友。这组照片,他独家发现,因为他没有随大流和其他记者站在指定区域等候拍摄,而是根据自己的观察找到了不一样的角度和故事。这样的发现让他为记者这个职业骄傲。

第二组作品,是贾代腾飞拍摄的《流水线上的爱情》。这组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爱情为切入点的专题,揭示了这个特殊群体在时代大背景下的命运。

最后,贾代腾飞分享了他在2015年用古老的大画幅木制胶片相机拍摄的抗战老兵组照。一幅幅饱经沧桑的面孔,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他说:报社允许我用最费事费力的方式去抢救性地记录这些抗战老兵的影像,用一个又一个整版刊登抗战老兵的大幅照片和故事。这说明长江日报是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报纸,能够培养出有情怀有担当的记者。

贾代腾飞的讲述中,有同学悄悄擦去眼角的泪水,有同学用手机不断记录着展示的照片。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的田晓说:“听了他的演讲,我忍不住也想拿起笔和相机,去成为一名记者,去记录报道这些可爱可敬的英雄。”

金奖记者说:报社允许我用最费事费力的方式去拍摄

  “忍不住想拿起笔和相机成为记者”

  一张点击过亿的手机照片“燃动”大学生

“我并不是一个学新闻专业的学生,却因为大学老师赠送的一本摄影书让我改行去当了记者。”长江日报摄影部记者陈卓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舞着现场大学生。

宣讲中,陈卓在现场给大学生们展示了一张用手机抢拍的过亿点击量的照片,不少学生看后感慨十分震撼。他说,2015年6月6日傍晚7点34分,在参与“东方之星”号游轮沉船事故报道中,为及时发稿,用手机拍摄的《夕阳之下,一如你从未离开》这幅照片传回报社后,通过长江日报新浪官方微博7点39分首发,之后短短的几个小时里就迅速传遍了全世界,国内外的各大媒体和通讯社纷纷转载,仅长江日报该篇微博文章的阅读数就达到1.2亿人次,评论超过10万+。

在他看来,长江日报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传播度成为地方媒体拥抱互联网成功报道重大事件的经典案例,也被国内许多高校的新闻学院列为了教科书式的案例教程。

陈卓说,他希望更多的90后长江后浪们,来推像他一样80后的前浪,到长江日报一起实现更多理想。

华中科技大学研二学生苗敏是个“摄影控”。拍摄了一亿点击量照片的摄影记者从“教科书”中走到了自己身边,她用“燃”这个字形容自己的心情。“相信只有最‘燃’的媒体才能拥有最‘燃’的记者。我好期待加入长江日报!”

  期待加入最“燃”的媒体做最“燃”的记者

  融媒体“多面手”鼓舞“技术控”

昨天的宣讲现场,唯一的一名女记者是一位多面手。她是长江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翟兰兰,作品曾获赵超构新闻奖。目前她还是新媒体主播和产品经理,参与过东湖绿道二期开通,汉马,武汉地铁3、6、8号线开通,长江日报10小时不间断直播——武汉各行各业新气象新作为等重要直播任务。

在现场,她带着大家玩转长江日报新媒体,介绍了长江日报官方微信、官方微博、长江日报APP等多个新媒体平台,讲述直播新一届武汉市政府领导班子履职第一天、登上绿地606大厦尽览三镇美景、航拍东湖绿道全貌……她在PPT中所展示的这些直播画面,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

每当有大事,长江日报从不缺席。翟兰兰讲述了长江日报官微首发“武汉九桥一隧一路”取消ETC、武汉长江新城选址确定等重大信息的发布经过,这些信息一经长报发出,迅速传遍全城,点击量达百万以上。

“长江日报对重大信息的发布及时且权威,我毕业后想去长报当记者!”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研一学生刘琪说。

“技术控”学生对长报融媒体中心的设备很好奇,翟兰兰介绍,报社为了鼓励大家不断创新传播形式,给融媒体中心配备了专业摄像机、演播厅、信号加强设备,还有gopro、无人机,航拍已成为大型直播必备手段。现场一位对电子设备感兴趣的大四学生说:“长报的设备很炫酷,我是‘数据控’,想加入长报融媒体中心当一名视频制作!”

『有梦想来长报一起创』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招聘会

  吸引全国20余所高校毕业生

“有梦想,来长报,一起创!”昨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走进武汉大学举行专场校园招聘会,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300余名大学生将仅能容纳200人的会场挤得水泄不通。

今年以来,武汉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围绕建设“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致力于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为此,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面向大学毕业生提供新闻采编、新媒体、管理等若干岗位,进一步为武汉市做大做厚人才“金字塔”添砖加瓦。

招聘会下午2时30分开始,中午12时,就陆续有学生赶到现场。2时左右,宣讲会现场已座无虚席,过道和后排站满了人。现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等20余所在汉部属、省属高校的大学生慕名前来。同时,还有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从外省来汉参加,让校招人员感受到大学生们的满满诚意。

会上,来自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5名中国新闻奖、赵超构新闻奖得主分别讲述了各自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分享了他们在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工作成长的心得体会,感染了在场的不少大学生。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硕士毕业生周古月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从小就看着长江日报长大,虽然一直在北京求学,但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特别是今年,通过长江日报看到了武汉发布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内心受到鼓舞,感受到武汉的诚意。如今,她看到家乡媒体在招聘,毅然辞掉了北京的工作,赶回武汉参加长江日报校招,期待进入心仪的媒体,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

在浙江传媒大学读大四的李伊钰无法赶到现场,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招聘会,并且在网上投递了自己的简历。“现场5位记者老师的演讲太棒了,希望自己能顺利参加面试,成为这个优秀团队的一员”。

相关链接:长报集团招人啦!有新闻理想的你快来报名吧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