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盛隆电气集团董事长谢元德展示当初创业时的合影 记者高勇 摄
长江网12月23日讯(记者肖娟 张隽玮)从12个人的稻草棚作坊到近百亿元年产值的电气集团,民营企业盛隆电气坚守实体经济38年。从创办之初至今,盛隆电气保存的原始记录见证了多年坚守的点滴,成为弥足珍贵的盛隆档案。
本报将继续讲述盛隆档案里的故事。从中不难窥见,一个民营企业坚守实体发展至今,要经过多少波折和跌宕,又留下了多少信念和骄傲。
盛隆档案里的故事一:从零开始搞工业 “泥腿子”率先穿西服
档案:努力把“五一三”建成一个“外界闻名起敬,内部深感荣幸,退休不愿离开,青年梦寐急进”的先进企业——1984年12月24日,“513”公司年终总结大会
盛隆电气的历史,几乎和中国改革开放同时开始。
1979年5月13日,谢元德带头,6个乡亲带资入股,一起办了个“五一三联合经营体”,这是盛隆电气前身。最早从做瓦厂起步,很快就扩大规模,更多年轻人加入,12人,18人……到了1984年开年终总结大会时,受表彰得奖的同事就有100名。
经过5年打拼,“513”公司走出乡村,在城里盖了房子,安了电话,公司还购买了三台大车,一台小车。干的活也是五花八门,经营建筑、水泥预制、五金加工、米面加工、机电修理等八大项目,职工平均收入106元。与武汉长江航运管理局电控设备制造厂签订了合办协议,过年后就投产。
如此红火的“五一三”,成立时只有一个草棚。盛隆电气谢元德回忆,当地有个教育组要建房子,需要从很远的地方买水泥瓦,一块瓦二毛四,要付运费,还有损耗。他知道这个情况后,马上去跟领导谈,表示可以帮忙做水泥瓦,还把瓦装到房子上,一块瓦一毛八,不算运费和损耗。
唯一的条件,是先付预付款。靠此前积累的信誉,谢元德接到了这单活,就搭起草棚开始干,外出学习、考察,设备太贵买不起就用土方法做,一个星期后就把瓦做出来了。教育组用瓦后感觉很不错,“五一三”的生意立刻火了。
“做工业,是真的能让国家和群众受益的事。”谢元德说,做瓦、做电线杆,给农村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善,同时,把家乡搬运站、拖拉机站、水泥厂都带活了,“人有事情做了,机器也开转了,生产生活的需要品也有了”。
干工业,让农村很多年轻人成长起来。文件里显示,当年干好县政府工程的同事,是“平均年龄在20岁以下,最高指挥员25岁,平均工龄不到八个月的毛小伙子”,谢元德说,没有自主就没有责任,干工业,将造就一批识管理懂技术、年轻有为的专业人才,这才是真正的财富。
这些原本干农活的“泥腿子”,在“五一三”通过努力工作过上了好日子,更在谢元德的带领下引领社会新风气。公司买了70多套西服,有的人没胆量穿,谢元德鼓励道:“西服穿上以后,可能会遇到社会上的闲言碎语,我们一定要经得起别人的讽刺。吃饭穿衣不犯条例。在王城地区内穿西服这个头我们不带谁带?”
盛隆电气董事长谢元德在清华大学演讲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波:坚守实体经济的企业才能在波动的经济周期中披荆斩棘
盛隆电器是国内非常典型的一个民营企业白手起家做到产业高端的成功案例,在长江日报报道出来之前就已受到广泛关注。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坚持主业和核心竞争力。国内的有些企业并没有如此,它们在经济好的时候拼命加杠杆,经营热门但不熟悉的行业。而经济是有周期波动的,只有如盛隆电器这般的坚守企业存在,披荆斩棘地奋斗,国内经济才能一路向前。
真正的企业家是实干派,并有非常明确的风险防范意识。我们有一句说法,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对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要像狼敏感,又像鹿一样敏感小心,稍有风吹草动就保护自己。这在经济波动的情况下,可保持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盛隆电器的例子再一次告诉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中国企业家安生立命的一个特质,这考验着企业家的选择。
刚刚举办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实体经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可以看到,做强做大实体经济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国策。目前,国内有一种思潮,认为现代经济应该向服务业转移,这也的确是国际性的趋势和潮流。到服务业也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制造业服务的,是为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我认为,我国还不具备实体经济大规模向虚拟经济转变的基础,需要用强大的制造业增强经济的免疫力、竞争力、抵抗力。武汉作为中部领先城市,具备促进制造业升级换代的条件,应充分学习盛隆电器的经验,竞争成为中国制造业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