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12月5日讯(长江日报记者王雪)5日,武汉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以来作风建设工作进展。据介绍,武汉市开展“作风建设四大行动”,即作风建设大巡查行动、作风建设大整治行动、作风建设大评议行动、作风建设大巩固行动,不断提振干部作风,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作风建设大巡查——
“巡查+巡察” 关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
今年2月以来,武汉市启动了基层作风巡查工作,市委前后选派两批“108”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查找问题。目前,1872件信访积案已全部结案,其中案结事了1673件。
市基层作风巡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一批作风巡查第二组因解决了居民的难题,受到居民点赞。2007年8月,江汉区前进街绍兴片区部分房屋拆迁,其中44户居民签订了就地还建安置协议,协议约定2013年2月还建拆迁房屋并按时发放安置过渡费。后来由于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等原因,还建房屋未启动建设,安置过渡费也于2014年3月停止发放。作风巡查第二组进驻江汉区后,接到居民反映。经甄别研判,巡查组成立督查专班,决定先解决44户居民的安置过渡费问题,再解决还建房和生活困难问题。经二十余次督导、沟通、协调,10月17日江汉区启动绍兴片拆迁过渡费的发放。
同时,我市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4个专项巡查组重点检查扶贫领域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到位、惠民政策执行、惠农补贴、扶贫救济、低保医保社保、新农合资金管理和涉农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否存在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问题。
另外,区级交叉巡察也同步开展,针对基层区域狭小、熟人社会监督难问题,武汉市已在全市各区开展交叉巡察,切实解决区域范围内人情干扰、监督乏力等问题,真正把问题找深找透。
作风建设大整治——
持续治理“微腐败” 监督检查惠民政策落实
武汉市持续深入治理“微腐败”和“新衙门”作风,9月开展了第二批基层作风巡查、治理“微腐败”专项行动。据介绍,今年9月底,第二批作风巡查第九组刚进驻江夏区,就收到了市民王小红的求助信:因在江夏开发区打工,厂家未结清工资,还因加班喷涂油漆生病住院无力承担医药费。第九组派专员协调督办解决,为王小红结清了拖欠的工资,疾病也得到了治疗。
同时,武汉市紧盯重要节点,紧盯重点问题,通过专项检查、专项治理等形式,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和隐形变异。
今年以来,武汉市运用大数据对贫困户精准识别、整村推进、教育扶贫补助资金等11项精准扶贫领域的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全市共采集整理各类数据9706万余条,比对出问题383396条,目前相关问题正在整改问责中。
作风建设大评议——
“双创”+“双评议” 激发作风建设正能量
武汉市开展“双创”活动,在全市各级行政审批窗口创建“十大效能示范岗”,在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评选“十大勤政廉政标兵”,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同时,以“互联网+评议”模式,实施全民大数据评议工程,综合运用日常工作作风、社会满意度、监督检查、互联网等评议方式,在全市224个机关中层处室和3144个基层站所,开展“十个满意单位”和“十个不满意单位”的“双评议”活动,主动改进作风,提升服务效能。最终将评出“十佳”和“十差”机关中层处室和基层站所,并向社会公布。
作风建设大巩固——
“问责+免责” 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武汉市构建问责机制,加强对《武汉市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问责暂行办法》的解读宣传,督促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责任意识,督促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将加强作风建设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切实将管党治党责任扛在肩上。
同时,构建免责机制,制定了《关于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实施办法(试行)》,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营造鼓励和支持党员干部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
构建长效机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责,解决作风建设工作的具体问题,查找漏洞,推动审批制度的优化、“三办”改革等制度的建设,形成管长远管长效的制度,提升服务质量和行政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