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11月26日讯(长江日报记者贺亮 通讯员万纤)日前,武汉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获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摘得《中国制造2025》的“皇冠明珠”,在国家的战略指导下,建设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将集中资源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武汉信息光电子产业核心竞争力,集聚全国信息光电子领域优势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创新中心实行现代企业法人制度
据介绍,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是“以市场为主导,股权制运营”,技术研发的产业化导向十分鲜明,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浩说,加速技术转化,把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是创新中心的根本任务。
据了解,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实行现代化的企业法人制度管理,该中心共有三个分布区域,分别为创新中心总部、芯片技术部、器件技术部和集成光电部区域。
院士群担当创新智慧支持,目前,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组建了包括10名院士专家和17名行业专家的委员会,中心成立以来,已经实施了硅光技术转移扩散,在III-V族高端光电芯片技术和工艺以及硅光集成芯片设计和测试方面、高速光系统设计和验证方面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对信息光电子领域产业技术创新形成了重大影响。
2020年芯片国产化达三成
信息光电子产业创新中心面向新一代网络、数据中心光互联、5G及接入、光传感、国防光电子等信息光电子应用领域,要在高端材料生长、核心芯片工艺、先进封装集成等方面突破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瓶颈。
目前,在我国信息通信领域的关键核心器件和芯片领域,中国企业只占有不到10%的市场份额,90%以上都被国外占领,包括华为、中兴、小米等龙头企业都不得不采购国外光电芯片。
创新中心肩负国家使命:到2020年国产核心光电器件和芯片国产化率突破30%,2025年实现国产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
“武汉市用最具竞争力的科技产业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既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是培养一支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队。”武汉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集中力量啃制约产业发展的“硬骨头”,攻克制约产业整体发展的难关,成为释放产业新动能的“金钥匙”。
打造“制造业创新”矩阵,重点培养“尖子”
近年来,武汉已重点打造了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等三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步伐“蹄疾步稳”。其中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集聚了行业60%以上的创新资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集聚了国内火箭、航发、高铁、机床等领域的代表企业,海洋工程装备创新中心集聚了中船重工系统及我省船舶领域的创新资源。
打造“制造业创新矩阵”,目前,武汉市经信委按照“创建一批、培育一批、建设一批”的思路,正在积极建设国家、省、市三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力争在2020年以前,再创建1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3~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5~10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指导武汉市创新中心真正成为驱动“武汉制造2025”的“新引擎”,走在全国前列。在政策上,不再“撒胡椒面”,而是看准了用力推,集中优势政策培养“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