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名苏丹杂技演员来汉与夏菊花老师重逢
2017-11-18 08:41: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夏菊花资料图

长江网11月17日讯(记者欧阳春艳通讯员付成荣何忠杰)11月17日,54岁的苏丹杂技团团长穆达维·阿里·比拉勒来到武汉杂技团,与他阔别多年的中国老师们见面。

1971年,年仅8岁的穆达维被苏丹文化部送到武汉杂技团,开始了他三年的“杂技留学”生活,这也成为了他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此次与他一起“回”到武汉的,还有另外8位苏丹杂技演员,他们也都曾在武汉学习过杂技。

81岁的原武汉杂技团演员曾庆林老人向长江日报记者回忆:“根据中国与苏丹的文化合作协定,1970年,是我带队挑选了穆达维等50个孩子到武汉学习杂技和杂技配乐,这批孩子也是苏丹来中国学习杂技的第一批学员。1971年,这批孩子到武汉的时候,大都只有10岁不到,他们特别能吃苦,弹跳能力也格外好。”

曾庆林老人介绍,为了让这批孩子在中国学有所成,武汉杂技团安排了40个人的“外训队”负责他们的训练与生活起居。老师们从“腰、腿、顶、跟斗”等基本功入手,耐心引导这些从苏丹来的不知“杂技”从何练起的小孩子。语言不通,他们就用手势交流;技巧不会,他们就亲自做示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批非洲小学员不仅逐步掌握了杂技基本功,而且熟练学成了《木砖顶》《钻圈》《停车》等近20个中国民族杂技节目。

在音乐教育方面,武汉杂技团还从本团民族乐队中抽调了有经验的老师,教苏丹孩子们学会了二胡、中胡、笛子等中国民乐器,让他们可以为杂技节目表演配上和谐的伴奏曲。

1974年5月,穆达维等第一批学员结束了在武汉杂技团的留学生活,带着一台完整的杂技节目和音乐伴奏曲目回国,组建了苏丹杂技团,该团也是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第一个杂技团,在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昨日,重回武汉,见到当年的老师们,令穆达维和几位同伴们很兴奋。在武汉杂技团的训练大厅里,他们与年轻的武汉杂技演员们展开了互动。虽然他们大多已是五十多岁,很多年都没有登台表演了,但是玩起草帽杂耍、水流星等项目,一招一式还是颇具专业范。

穆达维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当年我们都把武汉老师称为‘爸爸’‘妈妈’,因为他们对待我们就跟爸爸妈妈一样。我们不习惯武汉冬天的寒冷,他们就抱着我们,让我们暖和起来。”

“我们在非洲很多国家演出过,别人问我们为什么表演得这么棒,我们总是说,我们是在中国武汉学习的杂技,那里还有个夏菊花很厉害。”穆达维说,“现在我们苏丹杂技团有约60名演员,他们也都是在中国学习的杂技。”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