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蔡甸大集街武汉花博汇,在长江日报等联合打造的“网红小镇”,陈一新与接受普法直播培训的“律政网红”交谈,鼓励年轻人运用好互联网手段,传播正能量。 长江日报记者 周超 摄
长江网9月29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郑汝可 王彬彬)作为大都市的武汉,新时期“三农”工作如何创新而为?9月27日-28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赴蔡甸、黄陂、新洲区专题调研“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简称“三乡”)工程推进情况,研究部署下步工作。
陈一新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要求,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为目的,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推动“三乡”工程拓面提质,努力打造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武汉样本”,真正让“市民下乡有盼头、能人回乡有劲头、企业兴乡有干头、农民增收有奔头”。
市领导胡立山、蔡杰、龙良文,临空港经开区工委书记陈邂馨等参加调研。
陈一新点赞“网红小镇”
“三乡”工程是武汉“三农”工作的新抓手。陈一新指出,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重点要围绕农村全面建成小康、全面实现脱贫、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战略目标”,以“三乡”工程、农村电商、农业科技为主要抓手,抓点示范、拓面提质、系统集成、全面实施。
今年2月,陈一新在江夏区小朱湾村调研时,首次提出要推动“市民下乡、村民进城”,而后又提出,要吸引一批能人、企业家回乡创业,为新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其中
“市民下乡”,就是鼓励和引导市民下乡过田园生活,带去城市文明,长期租用农村空闲农房和农地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能人回乡”,就是鼓励和引导更多在外创业有成的能人,返乡创办实业,反哺家乡建设,用好当地资源,促进村民就业;
“企业兴乡”,就是鼓励和引导有社会责任感、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利用农村资源,推动整村股份合作开发,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27日上午,陈一新来到蔡甸大集街武汉花博汇,这里由“回乡能人”许江参与投资建设,一期投入4亿元,租用农房178栋,流转土地1800亩,带动周边近500名农民就业。其中,长江日报等联合打造的“网红小镇”,已吸引了音乐、陶艺等文化创意企业和近百名“网红”入驻。看到小镇田园风光怡人、年轻人集聚、创业气氛自由, 陈一新不住点赞,他与正在接受普法直播培训的“律政网红”们深入交谈,鼓励年轻人们继续运用好互联网手段,传播正能量,宣传美丽乡村。陈一新说,“网红小镇”项目具有典型意义,是信息化下的“能人回乡”。
28日,新洲仓埠街项山村,陈一新与回乡创业的大学团队牛汇科技年轻人交流。长江日报记者记者 周超摄
“企业、能人、市民,是带动农村发展的‘种子’,播种下去了,定能开出美丽的花朵。”28日,陈一新深入新洲区仓埠街项山村、松林村广开源农业生态休闲有限公司,黄陂区王家河街胜天村等地调研,与下乡市民、企业主、当地农民等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探讨努力方向。
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陈一新指出,实施“三乡”工程,是武汉推进“三农”工作的新引擎和突破口,更是武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三农”工作新创造,有效的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的动力问题,开辟了城乡要素资源对接融合的渠道,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准了农民求增收致富与市民求生活品质的契合点,更为推进精准扶贫探索了新路径。
“变农民闲置农房为财富要素、变农村资源为创富资本、变农产品为农商品、变农民为合作股民、变乡村为宜居创业乐园。”陈一新认为,实施“三乡”工程,能够有效发挥政府政策引力、市场机制活力、社会参与实力、农民自身动力的共同作用,开辟“以城促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实现路径,不断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资源要素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对推动农村创业、改善农村环境、重塑乡村文明、提升市民生活品质都具有重要作用,一举多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黄陂胜天村,陈一新与农民深入交流,听取他们的想法建议。 长江日报记者记者 周超摄
“三乡”工程吸纳125亿社会资本投资
据悉,今年1-8月,武汉通过实施“三乡”工程,吸纳社会资本投资125.4亿元,新增农民收入13.82亿元,其中,仅“能人回乡”工程就安置农村劳动力6万多人。
推进“三乡”工程拓面提质,陈一新提出——
要制定“三乡”工程3年发展规划,提出年度目标任务。
要科学选址布局,注重选择交通便利、基础条件较好、距离城区适中的“城边、景边、路边、湖边”村庄,尤其把贫困村作为布局实施“三乡”工程的重点;
要注重规划引领,充分体现乡村个性特色。
要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型、生态农业型、文化创意型、文明公益型、农事体验型、养生休闲型、网红直播型等多种发展模式。
要把实施“三乡”工程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都市田园综合体建设、旅游经济、养老事业等相结合,统筹谋划,整体推进。
陈一新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三乡”工程的系统指导,解决推进中的实际问题。要组织开展“三乡”工程专场推介对接活动,充分发挥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的功能,善于运用“互联网+”手段,解决好城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要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研究制定具有武汉特色的管用政策,尤其要探索变政府支农资金为支农基金,促进“三农”资金保值增值、循环利用。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积极实施利用集体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要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注重系统集成,认真总结推广,树立一批在全省有示范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三乡”工程样板。
“网红小镇”探秘
网红小镇名叫“DAMARA VILLAGE 颜值·艺术小镇”。长江日报在花博汇的园区核心地段打造了超800平米的网红概念馆,所有小镇中的商户都将植入网红的元素,每间商户的二楼都准备了网红直播间和生活区,超过100名网红将这座小镇中工作生活。
长江日报记者 许魏巍 摄
同时,小镇也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网红工厂”,长江日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专业性的媒介培训机构入驻,打造知识型网红,弘扬互联网正能量。
打造“律政网红”等“知识型网红”
在该小镇的未来规划中,网红的概念是泛化的,即将入驻网红小镇的网红,包括清华毕业的设计师,武汉的资深大律师,券商年薪百万的分析师,硅谷归来的工程师等等。
长江日报希望颠覆“网红只会唱歌跳舞卖萌”的传统观念,聚合各行各业的专家来直播,让他们成为细分领域的意见领袖,打造一批能生产的内容的知识型网红,制作一批有互联网传播力的节目,将认知盈余通过直播平台进行分享、变现。
“律政网红”是打造知识型网红的开局项目。目前,由武汉市司法局、武汉市普法办、长江日报和斗鱼TV一起主办的全国首届“律政网红”大赛已经海选出35位“网红律师”。据了解,大赛的前10强将组成“网红普法团”,承接普法活动,开展法律咨询,网友们不仅可以观看直播,吐槽美女帅哥,还能请网红律师们解答法律难题。
下一步计划中,长江日报将复制“律政网红”的模式,打造理财网红、保险网红等,在网红小镇中形成可持续的知识型网红矩阵。
让电商网红与更多垂直行业结合
“网红小镇”中还将进行电商直播孵化,一方面将小镇原有的娱乐主播的粉丝流量导向电商平台;另一方面,以孵化网红电商品牌为目的,在小镇中形成产业链,全面介入网红商品设计和内容产出,供应链管理和电商店铺运营。
在可预期的未来,智能更佳的智能手机、更快的网络连接,以及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在网上分享生活的趋势,将让网红小镇的业态更为完善,成为一个电商直播产业的聚集地。
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网红小镇的规划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在网红小镇中,网络直播成为主流媒体的转型方向与学界的研究对象,知识型主播的出现,将促进直播行业规范化,正能量化。
其次,网红小镇将成为意见领袖与粉丝互动的重要阵地,成为娱乐场的同时也成为舆论场,在小镇中,网红直播产业与新闻传播业、传统娱乐业的交流和资源互动将更为频繁。
长江日报记者 许魏巍 摄
此外,网红小镇将为电商直播提供更多持续和成熟的变现方式,并将与更多垂直行业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