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气象先生”宋英杰吗?原来他这么有文化!
2017-09-25 23:25: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宋英杰照片 来自网络

长江网9月25日讯(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多年来,央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以其专业的气象知识和自然诙谐的主持人台风,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喜爱。人们不知道,宋英杰对节气、谚语、月令等气象概念的精当、娴熟描述,背后是他数十年查阅古籍,悉心钻研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执着与坚持。

宋英杰凭借多年的专业积累,写出《二十四节气志》,日前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理、古、今,解读二十四节气随时代变迁的发展演变,揭示其与中国人心理结构千百年来的相生相依。透过宋英杰细腻、温润的笔触,人们还可以感受到他畏天悯人的学者情怀。

中秋节并不是秋色平分的时候

刚刚过去的9月23日是秋分。宋英杰说,在古代诗人眼中,“平分秋色一轮满,常伴云衢千里明”,以为中秋佳节满月时是秋色平分的时候。“实际上,真正平分秋色的是秋分。”秋分“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昼夜平分。

宋英杰借用一位友人的感慨:“每年到夏至那一天,心里就会咯噔一下,因为白昼由盛而衰了;到秋分那一天,心里又会咯噔一下,因为要开始昼短夜长了。” 宋英杰说,一个微妙的节气节点,往往给人们别样的感怀。

“秋分在一年中的时间地位,恰是夏、秋、冬‘三国’博弈格局的转折点。秋分前,主要是夏、秋间的纠纷,秋蚕食夏的领土;秋分后,主要是秋、冬间的争端,冬鲸吞秋的属地。”

宋英杰更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述秋与夏、冬的季节转换:秋分时的季节版图上,秋坐拥约620万平方公里的势力范围,并意欲接管夏的江北地盘。就在秋与夏在长江沿线胶着之时,冬已从青藏高原大本营悄然出山,并借助“外援”,在天山和大兴安岭将秋击溃,赢得两片“飞地”。冬的领土迅速扩至188万平方公里,此时夏的疆土只剩下约152万平方公里,在夏、秋、冬“三足鼎立”中位居末席。

对于秋天的气温,宋英杰说出他的体验:“初秋的气温像减肥,刚刚降了又反弹;中秋的气温像大盘,降下容易上升难;深秋的气温像工资,没降就算涨了钱。”

中国古代以“树木”划定风力

中国之节气,始于先秦。到西汉时期,节气的数目、称谓、次序已基本定型。在那个久远的年代,便以天文审度气象,以物候界定气候。按照物候的迁变,齐家治国,存养行止。人们早已懂得天气气候,可以为利,可能为害,关键是找寻规律,在避害的基础上,能够趋利。

宋英杰说,中国古人对气候、物候的观察把握有许多过人之处。唐代的“气象台台长”李淳风在其《乙巳占》里绘有占风图:“一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摇枝,四级坠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八级拔大树和根。”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力等级,比目前国际通行的蒲福风力法早了1100多年。两种方式的差别在于,李淳风风力法是以“树木”划定风力,而蒲福风力法是以“数目”划定风力。一个借助物象,一个借助数据。

由此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先辈在观察和记载气象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难以与现代科学接轨的习惯。首先是不量化。杜甫可以“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可以“飞流直下三千尺”,但气象记录应当秉持精确和量化的方式。气温多少度,气压多少百帕,降水多少毫米,我们未曾建立相应的概念或通行的标准。“死伤无算”“毁禾无数”,是古代灾情记录中“出镜率”最高的词组。

其次是不系统。以现代科学来看,天气气候的观测,不仅要定量,还要定点、定时。但古时正史中的气象记录,往往发生极端性的灾或小概率的“异”才进行记录,连续型变量就变成了离散型变量。研究天气表象背后的规律,便遗失了无数的原始依据。

夏季在扩张,冬季被压缩

宋英杰说,二十四节气以时节为经,以农桑与风土为纬,建构了中国人的生活韵律之美。对中国人而言,节气,几乎是历法之外的历法,是岁时生活的句读和标点。

我们感知时节的规律,很可能是从“立竿见影”开始的,从日影的变化,洞察太阳的步履,然后应和它的节拍。宋英杰喜欢作家老舍散文里的一段话:“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他认为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国人记录内心律动的方式。

宋英杰说,我们现在几乎挂在嘴边的两个词,一是平常,二是时候。时候,可以理解为应时之候。就是该暖时暖,该冷时冷,该雨时雨,该晴时晴,在时间上遵循规律。平常,可以理解为平于往常。所谓常,便是一个定数,可视为气候平均值。雨量之多寡,天气之寒燠,一如往常。不要挑战极致,不要过于偏离气候平均值,在气象要素上遵循规律。中国人自古看待气候的价值观,简而言之,便是一颗平常心,希望气候持守“平常”。

不过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今天二十四节气“代言”的气候与物候也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如人们会感觉春天的节气在提前,秋天的节气在延后,夏季在扩张,冬季被压缩。

拿1998—2007年与20世纪60年代进行对比:“大寒天”减少了56.8%,“大暑天”增加了81.4%。不到半个世纪,寒暑剧变。20世纪70年代,“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的地区,进入21世纪前10年,已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从前“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的谚语,现在的蚊子都不大遵守了。

节令物候才是更浓厚的乡愁

记者万建辉

2015年5月,宋英杰在桃园机场候机厅看到一组台湾风物的画廊,名为“跟着节气”过日子。他说,这个说法特别吸引他。事实如此,节气,有人与自然调和而成的色谱,有丰饶物产的竞相接力,有餐桌上的文化喂养。

我们的节气,不止四季。季节更迭,时光流转,我们有自己更精细的时间刻度——二十四节气。在这些刻度上,大地物产,海洋渔捞,都有明确的落点。生活随之行转,日积月累出深厚的智慧。

在宋英杰看来,在现代都市里,往往有气候却无物候,人们只是在朋友圈上传的图片中看到“别人家”的山水田园,或者只是在超市果蔬区,“捡拾”一下别人采摘过的物候。

但是在古代,就连居庙堂之高的帝王,也会设想自己可以神游于山水田园之间。“清朝雍正皇帝不能微服私访,便请画师将自己绘入各种时令物候的情境之中,以为行乐。有《雍正行乐图》为证。”宋英杰说。

中国的节气文化及相关习俗,记录了一种复杂的痕迹和历程,包括人们看待世界曾经的眼界、态度、韧性,如何关爱,如何耕耘,如何回报,如何变通,如何自省。

宋英杰认为,我们近年说得多的乡愁,若能植根于故土独特的节令物候,或许才是更浓厚的乡愁。他希望我们还愿意将古代文化与今天科学暗合处加以融汇,希望我们的日常,还充盈着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馨香。“或许只是妄念,但求二十四节气依旧‘日常’地活在我们的时光中。”

责编:李志翔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