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与市民分享他眼中的武汉变化 记者陈亮 摄
长江网9月25日讯(长江日报记者翟兰兰 余坦坦 通讯员卢锦锋) “武汉,每天不一样!”当荣获武汉市人民政府“黄鹤友谊奖”的英国友人西蒙在台上讲出这句话时,饱含着他对武汉日渐深厚的情谊。一身笔挺又不乏文艺的西装,一口纯正的英式口语,举手投足间,总带着英国绅士的风度翩翩。
西蒙在武汉创业5年了,他眼中的武汉,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4日下午2时30分,西蒙登上第182期市民大讲堂,与来自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人文学院、武汉市长港路小学、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以及附近单位、社区的近400位听众,分享他5年来在武汉所见所感和所经历的故事。
2016年2月27日,西蒙应邀登上市民大讲堂第112期,讲述自己家族与中国结缘的故事,并分享他在武汉的创业经历,受到热烈欢迎。
本期市民大讲堂由长江日报、武汉市民之家、武汉市总工会联合举办,在位于武昌积玉桥的武汉工人文化宫“职工大讲堂”举行。
12次从机场到公司,道路每次都不一样
“武汉,每天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一上台,西蒙就兴致勃勃地跟大家分享此次来汉的所见所闻。
23日晚,西蒙抵达天河机场,踏进崭新明亮的T3航站楼。西蒙很兴奋,赶紧拿出手机拍照并发了朋友圈,英国朋友纷纷点赞,西蒙给大家的回复是,与见过的其他航站楼相比,这里“更加现代化”。他还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描述:“地面非常干净,我一低头,感觉可以照镜子。”下飞机后,打车去光谷生物城,他的公司在那儿。“5年来,我12次来武汉,每一次下飞机后打的士,师傅走的路都不一样,有时会发现突然多了个高架桥,有时是多了条快速路,反正每次都能顺利到达,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武汉的交通越来越便捷”。
西蒙能与武汉深度结缘,也曾因为这种武汉“速度”。5年前,西蒙站在光谷生物城林立的高楼前,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把公司开到武汉。因为,他的手机上,还存着一张2009年光谷生物城的原貌,那是一片荒地。仅3年时间,可以有如此突飞猛进的发展,西蒙惊呆了,并深信在这里大有可为。2013年,西蒙在光谷成立了自己的生物科技公司。
公司落户武汉后,他迅速感受到武汉的科教资源优势。他的副手兼翻译宋文君,就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微生物专业,提到这位副手,西蒙赞不绝口,还幽默地说了句:“She's my boss!”把大家都逗笑了。
西蒙与市民分享他眼中的武汉变化 记者陈亮 摄
长港路小学舞龙队舞到英国,争取3年让3000个中英孩子交流
西蒙来武汉这5年,最自豪的是,2015年,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黄鹤友谊奖”,从他将领奖照片设置为微信头像,就可见一斑。从领奖那时起,他就说,自己要做联结武汉和欧洲的桥,帮助欧洲了解武汉,帮助武汉走向欧洲。
从去年开始,一群又一群的中国孩子,从国内“玩”到了西蒙家的祖宅,吃到了正宗西餐,亲切地喊出“西蒙叔叔”,就印证了他的诺言。
24日,讲堂即将结束时,武汉市长港路小学学生表演舞龙,博得满堂喝彩。看到这一场景,西蒙的眼里泛着光芒。因为,也就是这群孩子,去年7月,参加武汉与英国曼彻斯特结好30周年纪念活动,专门去他英国的祖宅自由绿色庄园表演过一次舞龙,翠绿宽阔的草坪上,孩子们尽情舞动,西蒙全家看完后,拍手称快。西蒙说:“那一幕,让我们震撼了,这也成为我最喜欢的一组照片。”
他说,这项活动还会继续,他计划通过这几年的发展,争取3年让3000个中国和英国的孩子往来交流,明年的1000个名额已经确定,有信心不断突破。
西蒙说,这5年里每次来武汉时,最大的感受之一,是武汉越来越国际化。走在武汉的大街上,感觉自己的“老乡”越来越多,尤其在光谷,随处可见外国人面孔。同时,武汉本身也在走向国际化。他提到一个小小的细节,以前,他想向英国人介绍光谷生物城,但苦于没有官方的、完备的英文资料,近年来,一切都步入正轨。
西蒙不仅是在武汉的一名创业者,也是英国知名创业家兼投资人,是英国、美国和中国14家科技公司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这些年,他不断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入武汉,也不遗余力地将武汉的先进之处推介出去。
西蒙说,武汉的文化也在走向全世界,就在两个月前,他刚刚在伦敦吃到了心心念念的武汉热干面。当时,他和妻子受邀到一个中国朋友家里吃饭,当时负责做饭的厨师,竟然是武汉人,听说西蒙喜欢吃武汉热干面,这位厨师二话不说,立马进厨房给大家一人做了一碗。“那一顿饭,我的心里就一直在想一件事,热干面太棒了,当时觉得,武汉人很豪爽”。
漫步东湖绿道,犹如回到54年前祖母日记里
24日,西蒙带来了一个重重的皮包,与其形影不离,包里带着一份宝贝——祖母上世纪60年代的旅行日记,其中,讲到武汉的,有足足几十页。
“东湖的水面很平静,我们沐浴在阳光里,享受着四周的宁静。”1963年,祖母用娟秀的字迹记录下来汉见闻。
50多年过去,西蒙再次来到武汉,漫步东湖绿道,突然找到了祖母日记里的意境,甚至有一种“穿越感”。尤其是祖母提到,当时她和丈夫坐车绕东湖游玩,车开了一个小时,沿途居然只看到三四辆轿车,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自行车。“如今的东湖绿道,不仅依然如祖母写得那样美,也一样没有汽车,只有自行车,充满惬意和悠然”。
祖父母还曾造访武汉大学。1963年8月15日的日志中记录道:“早晨8点吃早饭,8点半来到武汉大学。这所学校青山环绕,老房子很美,绿色的琉璃房顶很漂亮,有大大的操场。”来中国后,西蒙循着祖母的脚步,游览了武汉大学。“郁郁葱葱的珞珈山和古色古香的老房子,就是日记里的模样”。
在汉5年,西蒙觉得,武汉的风光越来越美,尤其是东湖,越发返璞归真,还有许多地方想去,没来得及去。
武汉又历史又现代,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
“这里的钟声,跟我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听到的钟声一模一样,感到很亲切。”今年2月,西蒙曾来过一次武汉,在武汉朋友的陪同下,来了一次武汉“深度游”。
他来到江滩,看到两江四岸的美景,禁不住拍下了照片,在江汉关,他惊叹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让朋友给他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上,西蒙身穿富有质感的长款黑色大衣,面带笑意,这张照片,被他设置为微信朋友圈封面图。他还去了江汉路、到吉庆街吃了面窝、豆皮等各种武汉小吃,赞不绝口。
“武汉又历史,又现代,我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西蒙经常这样评价武汉。
宋文君告诉记者,西蒙虽然平时常在英国,但时时关注武汉的新闻,前不久,还总问起“长江新城”,说下次来武汉时,要去看看。
“英国人对待朋友常说一句话就是,我们要多走动走动。”讲堂的最后,西蒙向大家发出了诚挚的邀请,他说,希望大家去英国时,记得他是武汉人的朋友,希望下一次的聊天,地点在英国。
现场花絮>>>
市民大讲堂首次走出市民之家
市民大讲堂自2013年11月2日由长江日报与市民之家联合主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81期,社会反响巨大,深受市民欢迎。市民大讲堂自开讲以来,一直都在武汉市民之家举行,许多市民希望市民大讲堂能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机关,走进军营警营。市民大讲堂满足广大市民朋友的要求,首次走出市民之家,在武汉工人文化宫职工剧场内的“职工大讲堂”举办。
24日,不少听众从各个城区赶来听讲,拥有400多个座位的武汉工人文化宫职工剧场几乎坐满。
英文歌《你是我的兄弟》感动西蒙
你是我的兄弟,
你是我的朋友,
我们的情谊永不结束。
无论我们的头发和皮肤是什么颜色,
让我们在一起,
这是我们的愿望。
把你的横幅举高,
愿我们的友谊永不停息。
把你的横幅举高,
为了我们共同的分享。
讲堂结束时,一首优美抒情的童声合唱在台上响起,演唱这首歌曲的是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合唱团的孩子们。今年2月14日西蒙来汉,一下飞机就到该校参观访问,与学校师生结下情缘。得知西蒙来汉并主讲本期市民大讲堂,学校特地挑选英国一所小学的校歌《你是我的兄弟》,作为礼物送给西蒙。西蒙听到后,又惊喜又感动,不由得也一起和着拍子哼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