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冰河世纪》!中科院水生所揭秘鱼类冰期避难所
2017-09-23 13:27: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9月23日讯(长江日报记者 李佳 通讯员 孙慧)猛犸象、剑齿虎、地獭……电影《冰河世纪》讲述了动物们在冰期来临时为生存而迁徙的故事。现实中动物们在什么地方度过冰期?23日长江日报记者获悉,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陈毅峰团队发现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鱼类冰期避难所,就在海拔4540米的青藏高原色林错区域,相关成果在线发布在本月8日《自然》旗下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 )上。

冰河时期,欧洲、亚洲、澳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地许多动物灭绝。 “淡水鱼类受到水环境的严格制约,因此是研究冰期对生物影响非常理想的对象”,陈毅峰透露,青藏高原湖区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5.2%,自己去那里为鱼溯源,找了整整20年,“任务之一就是要找冰期避难所, 这是生物在冰期退守的栖息场所,也是冰期后物种重新扩散的起点” 。

陈毅峰说,不同的冰期对全球不同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冰期对欧洲物种的影响,可能更甚于亚洲,以鱼类为例,“长江鱼类有400多种,整个欧洲几十个国家面积和我国相当,但他们的淡水鱼类加一起,才300多种”。距离我们最近的极寒冷时期——距今1.8万年前的末次冰盛期,那时全球陆地约有24%被冰覆盖,而亚洲存在更好的自然环境,为鱼类提供避难所。

陈毅峰团队发现,早在最后一个冰期前,裂腹鱼类就存在于青藏高原的色林错湖里,遗传多样性比周边鱼类反而更高,“它们是‘土生土长’的,在湖里‘熬’过了冰期”。陈毅峰认定这里是鱼类避难所,4540米的色林错成为世界上已发现的海拔最高的冰期避难所。

西藏第一大湖色林错,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构造湖,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几百万年以来地球历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构成了东亚以至全球独特的年轻高原。“生物演化与地球演化紧密关联。在特殊地质地带,发现冰期避难所为地球研究提供了生物学的证据。一条‘鱼’,能带科学家‘游’回到青藏高原隆起前。”

今年我国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首先聚焦于江湖源区域,即西藏最大湖泊色林错和青藏高原中部重要冰川发育区。青藏高原是打开地球动力学的金钥匙和全球环境变化的天然实验室。

  陈毅峰:深入无人区20年

22日,在中科院水生所,陈毅峰向记者展开一张大图,藏北区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有一个羌塘无人区,近5000米海拔的无人区,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我国湖泊分布密度最大的两个稠密湖区之一。”

“藏北湖泊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考察青藏高原是受全球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方,雪线下降、冰川退缩等,不仅对这里的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产生影响,也会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1997年,陈毅峰开始赴青藏高原科考,2014年承担科技部“藏北典型湖泊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考察”等重点科研项目,仅2015年就踏访了藏北27个湖泊,行程约两万公里。

在无人区边缘,偶尔也会遇到游牧藏民,“藏民有 ‘水葬’的习俗 ,他们认为,鱼是神,不容冒犯 。藏北人不吃鱼,更不捕鱼。一开始,这群科学家带着船只网具到湖里采样,他们是不理解的,后来他们知道了,我们捕鱼不是为了来吃。”他说,他还曾接受过热情牧民的羊腿羊排,“我不愿白收,就将带去的水果、蔬菜、罐头等等给他们。最后连帐篷、铺盖卷、水桶、水壶等等一股脑都留给他们了” 。

目前,陈毅峰还带领藻类、底栖动物、水环境等团队加入了高原科学的研究。

“坐在办公室里研究生态学,研究全球变化,不是科学的态度”,陈毅峰说,野外科考是我们从事生态、环境科研工作者的基本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