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创业的发源地武汉 30年后再成全国首创者
2017-09-18 17:47: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中国创业孵化三十周年座谈会暨双创峰会在全国第一家孵化器诞生地召开。记者胡九思 摄

长江网9月18日讯(长江日报记者 肖娟 贺亮 李佳)“我们所有的孵化器人要感谢湖北,感谢武汉,感谢他们迈出的第一步”,18日,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三十周年发展座谈会暨双创峰会上,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话音刚落,赢得掌声。

仅2016年,全国创业孵化载体就培育创业企业及团队40万个,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万个,相当于全国有超200万的创业孵化载体从业人员。200多万人缘何感谢武汉?这要从30年前说起。

  30年前首创:让知识分子拥有独立人格

1987年,刚成立的“东湖智力密集小区规划办公室”希望成立“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当年6月,中国第一家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在武昌丁字桥108号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孵化器事业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从而进化为一个跨越时代的梦想。

一开始,一些部门都不买账。在当时,知识分子下海,多是遮遮掩掩。

而与之相比,孵化企业简直离经叛道。当时的市领导带着各大委办局负责人到丁字桥考察,才算“立了正统”。

当时参与其间的武汉东创人还未预料到:它将改变几千年来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科技人员长期吃皇粮俸禄,吃国家财政的传统;将改变区域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主要依靠财政直接投入的方式,为创新提供局部优化环境、提供创新服务,让有成长性的科技企业获得成功,创造税收和就业岗位。最大的意义在于,让知识分子拥有了独立的人格。

深刻的体制变革,始于武汉小小一步,“对中国的创业孵化事业却是一大步”,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激动地说,这拉开了我国创业孵化的大路。

武汉成立中国首家孵化器的报告送到科技部后不久,国家“火炬计划”正式实施,武汉经验被复制开来,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中国遍地开花。

在中国孵化器原点的武汉,武汉东创创造很多“中国第一”:创建第一家孵化器、第一个对孵化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建设第一条科技创业街、第一个走出国门建孵化器……30年里孵化了2172家科技企业,造就了陈义龙、孙文等一批本土企业家队伍,孵化培育了凯迪电力、三特索道、凡谷电子、楚天激光、开目软件、银泰科技、悦然心动、安天信息等一批本土新兴产业企业。

1985年,华中工学院(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激光专业毕业、在当时武汉市工程科技研究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的孙文决定辞职,筹资10万元成立武汉楚天光电子公司(全国首家民营激光企业,楚天激光前身)。尽管造出第一台“中国造”激光焊接机,但没有改变孙文缺钱的窘迫,1988年,孙文和他的伙伴进入东创中心寻求帮助。几年后,武汉楚天光电子公司增资扩股,筹集到200万元。1998年,楚天激光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激光企业。目前,也是光谷激光产业链上龙头企业。

以孙文为代表,武汉科技人员到孵化器创业渐成潮流。“骑着自行车来,坐上小汽车出去”成为那时的流行语。

  30年后再次全国引领:让城市成事、个人成功同频共振

“我们必须要向所有敢干敢闯敢试的湖北人致敬!”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说,三十年后将这个重要的座谈会放在武汉,是对武汉为中国创业孵化事业做出贡献的敬意。

他说,三十年来,创业孵化从湖北武汉走向全国,不仅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起源和根基,而且成为了国家战略,也成为了几代孵化器人的毕生追求。

源自武汉、回到武汉、再次出发。掌握“知本”的科技人员全面崛起,成为新经济“新四军”,30年前他们在城市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30年后与城市同频共振。

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局长李有祥说,武汉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积极探索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新体制、新机制,着力营造英才汇聚的良好生态,激发全社会的创业创新潜能,打造更富特色、更具吸引力的创业创新高地,真正使科技创新成为武汉赶超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成果供给端与需求端信息不对称,本地企业承接科技成果动力不够强、科技金融规模相对偏小,科技成果转化承接平台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政务服务不精准、不到位、不集成,“政产学研用”协同不够……据了解,武汉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志在补上述短板。成果转化为科技产品,往往会有难以逾越的巨大鸿沟,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死亡峡谷”,这条峡谷出现在全国乃至全球各个城市。

政府、全国创新创业行家聚集武汉,要为科技创新创业发源地的武汉献智,助力武汉再起跑。

——抓好高端项目孵化。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认为,高新区作为全国科技资源最集聚的区域,要在双创中充分发挥核心载体作用,鼓励中关村、深圳、武汉东湖等一类园区重点聚焦高端项目孵化,为双创提供源头活水。

——中科院政策所研究员蔺雷建议内部挖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多发展 “内创业”,这会是中国创业孵化下半场的主题词。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教授陈宪认为,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成经济新动能,须建设“创新生态系统”,集聚创业者、投资家和企业家,还要集聚大量科技研发人才即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一起试错”。

武汉解决“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全国首创,会不会像东创中心一样,成为可复制经验?拭目以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