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朝清(武汉 教师)
“贵阳一小学,老师穿戴整齐,给入校的学生们鞠躬,你怎么看?”近日,一条微博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贵阳市的这所小学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河南漯河市的一所中学早在数年前就已经推行了“师生互相鞠躬行礼”。在社会信任缺失的当下,“不走寻常路”的做法,很容易遭遇“作秀”以及其他的批评质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一种功利的炒作,就是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赢得名声以及实实在在的利益变现。
鞠躬行礼作为一种礼仪,说到底也是一种符号互动。福建莆田一位年轻的女司机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一位88岁的老人脱下帽子来鞠躬致谢。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没有语言上的交流,却并不妨碍符号互动的完成。当“礼让行人”得到了更多的激励与认同,才会提升司机们文明出行的参与热情。
在校园里,学生向老师鞠躬行礼的很多,老师向学生“回礼”甚至主动鞠躬行礼的却很少。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占据身份优势和教育权威。强调学生对老师无条件的尊重与服从,成为师生相处模式的重要内容。当老师和学生的地位不平等、权利不均等,“师生互相鞠躬行礼”就变得清新而稀缺。
伴随着社会变迁,我们逐渐在公众权利意识不断深化、学生主体性不断增强的当下,师生关系也在不断重塑与更新,逐步过渡到“建立在平等的人格交流以及清晰的权利与义务界限基础上的师生相处模式”。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方鞠躬行礼了,理应“回礼”。
学会和他人相处,是每个孩子必不可少的社会化。小到一个学校、一个社区,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其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既需要以规则意识、公共精神为基础的法治,也离不开“礼治”。文明礼仪作为一种“柔软的力量”,犹如一种润滑剂和黏合剂,让这个社会从“机械团结”走向“有机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