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长江日报见习记者刘峥)“只要方式得当,每亩种55棵树苗比种3000棵更赚钱!”8月28日,在蔡甸区永安街柏木村的武汉青枫苗圃,高级园艺师朱会营现场指导种植户陈永军“巧种苗圃”。
今年37岁的朱会营一直从事林木种植规划,自身拥有多项发明专利。他研发的苗圃套种管护模式实现亩均净利润3500余元,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被燕园(大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薪聘请为基地总经理。去年,朱会营被母校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返聘为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农业创业。
执着苗圃科研被赞“树痴”
朱会营是河南许昌人,1998年考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习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与利用专业。2001年底,他进入光谷园艺公司实习。凭着对农业科研的热爱,无论是工作现场,还是家庭生活,他经常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被大家赞誉为“树痴”。
5年前,朱会营接到苗圃管护这一课题项目。他对记者说,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联想到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农田防护林”。营造农田林网,主要是为了防治风沙,促进农业生产。“种植苗圃的时候,能不能增加苗木的株行距,在其间套种其他作物呢?”经过多年探索试验,朱会营发现最佳苗圃套种模式:将每亩种树量定为55棵,行距4米、株距3米,空出来的地返租出去,以适宜的作物套种,不仅抵消了各项成本,而且综合盈利达3500多元。
在项目实施中,有些农户向朱会营反映,打除草剂的时候容易伤害树干。他和技术人员设计、制作出了树干保护套,实际使用效果极好,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可循环利用,极大提升了种苗存活率。应对浇灌成本高昂的问题,他发明定位开孔、喷灌等技术,让浇灌综合成本降低了5.53倍,而浇灌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
回母校做农业学子引路人
朱会营是“武汉女婿”,以前每年都会借探亲的机会,回母校探访,调研武汉苗圃产业的发展。前些年,听说母校农业专业的毕业生很多转行,他都会倍感惋惜,“做农业,并非意味低技术、低效益。”在朱会营看来,很多学农业的大学生之所以转行,是因为没有找对方向。农业项目周期长,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往往会走弯路。“被母校返聘为导师后,他就热心指导学生开展农业创业,“想要造就新农人,就要培养真正的‘农业经理人’”。
当下,武汉“市民下乡”已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激发了很多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朱会营认为,应借助这股东风,助力大学生农业创业、就业。为此,朱会营已经将多年的经验、专利的制作工艺、案例进行了整理,做成了教案,方便更系统的为学生授课。下一步,他还将更多地下乡授课,将新技术、新理念传播给广大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