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5日,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光谷广场综合体主体结构南北区最后一块顶板混凝土完成浇筑,标志着该工程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记者 苗剑 摄
长江网讯(记者郭佳通讯员刘丹丹袁永华刘永林)25日上午9点半,两台大型混凝土车驶入工地,对武汉地铁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光谷广场综合体(以下简称光谷广场综合体)主体结构南北两个区同时进行浇筑。浇筑工作将在今天零点全部完成,这意味着在历时32个月后,这个国内首例、国际上也罕见的“巨无霸”综合体,主体结构终于封顶了。预计其总体工程将在2020年完工。
五线四车站 地下空间合理分配
光谷广场综合体工程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广场下方,包含3条地铁线路(2号线南延线、9号线、11号线)的4座车站和区间、2条公路隧道(珞喻路隧道和鲁磨路隧道)、1条非机动车地下过街环道,以及综合利用隧道上部空间设计的地下公共空间。
中心圆盘区地下共3层,最大埋深34米。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副总经理郑光辉详细对这个复杂的地下空间做了介绍。综合体地下一层是地铁换乘和交通层,既能逃生疏散,同时又与周边商业互相联通。更巧妙的是,这个地下一层空间里还有一个夹层,相当于在地下建了一个高架,9号线与鲁磨路隧道就在这个高架上。第二层是2号线南延线和珞喻路隧道,第三层则是地铁11号线隧道。
地下日均人流量可达40万人次
“巨无霸”光谷广场综合体建成后,对人车分流、附近交通拥堵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郑光辉说,一方面,会把人流引入地下空间。综合体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规划了11个地铁出入口,人流能够通过地下一层到达综合体周边任何地块。高峰期间,地下空间可容纳日均40万人次的行人流量。另一方面,2条公路隧道可缓解目前光谷转盘处的堵车之苦。鲁磨路隧道让车辆从鲁磨路到民族大道变通畅。珞喻路隧道则让珞喻路上的车辆无须经过转盘,可直穿地下到关山。
此外,曾经的光谷“大转盘”则变成一个直径160米的绿岛,绿岛外还有5米宽的人行道,20米宽的4车道机动车道以及5米宽的绿化带。
工程设计、施工填补国内空白
光谷广场综合体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建设单位武汉地铁集团、中铁十一局集团和铁四院等参建各方无论在工程项目设计上,还是施工工艺工法中,大胆创新,不仅如期完成了工程建设,还在施工技术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以后城市地下交通枢纽综合体设计及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比如:同时包含3条地铁线路的4座车站和区间,2条公路隧道,1条非机动车地下过街环道。巧妙地在三层空间内解决五线交会。
此外,武汉地铁集团和中铁十一局经过反复论证,采用了爆破法拆除混凝土支撑梁的施工方案,使用孔内高段位、孔外低段位的微差延期起爆技术,用双雷管传爆,确保传爆网路的可靠性,节约了工期。该项爆破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
责编:刘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