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看病要花4小时,他每周驱车40公里回乡坐诊
2017-08-23 21: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网讯(记者林敏 通讯员张春红)每周三,江夏区中医院的骨科主任杨光洲都要从纸坊街驱车到40公里外的山坡街,赴一场老乡们的“周三有约”。

  今年1月,江夏区中医院开展“家乡名医家乡行”活动,51岁的杨光洲作为一名山坡籍的“回乡名医”,每周三回到山坡卫生院坐诊。从1月的第一个周三至今,从未间断。

  23日早上8时,记者在山坡卫生院看到,20余名患者坐在一楼的骨科诊室里候诊。患者都是周边村民,用山坡话聊着家常和各自的病情。杨光洲耐心查看老乡们受伤的手臂或腿脚,操着一口同样的山坡话问诊。

  76岁的艾时桂是丰收村村民,跟杨光洲同村,按辈分是他湾里的婶娘。老人在村里独居,几天前的一个晚上起夜时不小心摔倒,摔伤了手臂。本周一老人到纸坊街的中医院拍片,没有大碍,但还需复查。

  “摔得好痛,如果还要再去纸坊复查,我就不查了,还好‘文崽’回了。”艾时桂所说的“文崽”就是杨光洲,乡里老人都喊他小名。老人告诉记者,跑一趟纸坊要先在村里搭公交到山坡街,到街上再搭车到纸坊街,还得再转一趟公交到医院,来回就得四个多小时。再加上拿号、等号、看病至少得花一天工夫。“我们老年人眼瞎耳背地看病吃亏,到这里只用十几分钟。”

  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里像艾时桂一样独居的老人不少。还有的老人行动不便,病了也是能拖则拖。80岁的李玉凤家住保福新生村,他股骨头坏死已6年,听说有个城里医生回来坐诊,一早就赶来看病。起初他担心卫生院水平不行,杨光洲解释,自己就是中医院的医生,在卫生院拍片后,数据发回中医院出结果,再由他来诊断。7点42分,拍片结果就从中医院传来。杨光洲看过后,要李玉凤到纸坊做手术,并给老人留了张写有自己姓名和号码的纸条。“您家到了中医院就找我,我给您家做手术。”

  杨光洲说:“我是山坡人,回乡用家乡话给乡亲看病,就是个‘乡医’,他们会觉得更亲近更信赖。我打心底里很有自豪感和成就感。”

  江夏区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也开展过医生下乡活动,但医生人生地不熟,看病的乡亲少,效果一般。现在名医回乡坐诊,大医院的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推动分级诊疗,乡亲更愿意就近看病。目前,江夏中医院已派20余名医生回乡坐诊,问诊7000余人次。

  责编:王凯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