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据出版社介绍,首批面市后仅仅一天就已经脱销,目前正在加印。
1969年1月,15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据中央党校出版社相关人士介绍,这组采访实录共采访了29人,其中既有同他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这部书,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也是国际社会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珍贵历史资料。
长江日报记者17日从相关部门获悉,由中央党校策划组织的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2016年11月底到2017年3月中旬,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连载,国内外网站纷纷转载,并在微博、微信平台引发网友热议,社会反响极为强烈。
中央党校此番结集出版采访实录,把19篇访谈稿分为“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部分,重新进行编排,并选用了76幅图片,其中不少是首次公开发表。
中共中央党校在此书的出版说明中写道:策划组织这个系列采访实录,主要是为了讲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他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他有过曲折的少年时代,有过奋斗的青年时代。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军委主席,他在党和国家的各个领导层级都干过。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地区他都待过,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他都当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这些重要岗位的历练,这些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对他担当重任、继往开来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很大程度上来自他扎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由此而来的深邃理论思考。梁家河7年知青岁月,无疑是他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起点。
基于这样的初衷,中央党校组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对当年那些与总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们进行面对面访谈。他们谈起当年的故事,记忆依然那么清晰,说起来依然那么激动,回味起来依然那么幸福。他们述说的故事虽然发生在40多年前,珍贵的记忆虽然沉淀在流年岁月之中,但绝没有褪色。
摘录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说
“这种坚韧让我们这些当年插过队的人由衷地感佩”
同属“老三届”知青的何毅亭把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放到当年全国知青上山下乡的大背景、大格局来观察,发现了“三个最”:他是“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知青;他插队的陕北是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他是插队知青中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
何毅亭回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的延川县梁家河村,地处黄土高原,在知青插队那个年代,老百姓吃水、烧柴、照明等都有很多困难。“一个从小在北京长大的15岁少年,孤身来到那被群山阻隔、多风少雨的荒僻之地,劳动和生活中有多少困难、多少问题需要他去面对、去解决!”
还有一个“最”,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农村一待就是七年,属于全国知青中插队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1969年到延安插队的北京‘老三届’知青共26200人,到1975年末,整个延安地区仍待在农村的北京知青只有590人。雷平生1974年10月被推荐录取上了延安大学后,整个大队就只剩他一个知青了。”
何毅亭将心比心:“这种从容,这种坚韧,让我们这些当年插过队的人由衷地感佩。”
同住一孔窑洞的八一学校同学雷平生说
“我和近平抓起酸菜大嚼,一口气消灭了一盆”
书中第一篇访谈的采访对象是雷榕生、雷平生兄弟,他俩与习近平同为北京市八一学校的学生。
从繁华的首都来到黄土高原的山沟里,知青们从生活到心理上很不适应。雷平生回忆:“刚到生产队的那几天,我们几名知青身上都被跳蚤咬得起了肿包,奇痒无比。近平身上的包又红又大,再加上挠破的血和感染脓渗出,看上去很吓人。”
除了“生活关”还有“饮食关”:“当时‘以粮为纲’,蔬菜种得很少,农民们吃的主要是酸菜。知青们不会腌菜,经常没菜吃。1970年,有天正好碰到房东家要清洗腌菜缸,将前一年的酸菜倒出来,给我们拿了一大盆,我和近平感谢之后下手抓起酸菜大嚼,一口气消灭了一盆酸菜……”
同住一孔窑洞的知青王燕生说
“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
1969年1月,人大附中学生王燕生与习近平一起到梁家河大队插队,住同一孔窑洞。王燕生说:知青插队下乡,亲身体验过农村艰苦日子,亲眼见过中国最贫困、最原始的生活。对近平来说,他所经历的,远远不止这些。然而,近平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他从一个迷茫的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成为一个饱尝人生酸甜苦辣的青年,胸怀为民谋福利的抱负,这就决定了他所走的人生道路的不同。
王燕生说:“这也就是近平所说的‘过五关’当中的‘思想关’。近平后来返回北京上学,又有了前途光明的工作,但他却放弃了看似更平坦舒适的道路,反而下沉到基层、沉至社会实践的最前沿去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走得很充实。”
梁家河村村民石春阳说
“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
今年63岁的梁家河村民石春阳小名随娃,1969年1月,随娃和一些社员把习近平等知青从公社接到梁家河村。
他在访谈录中感慨:“在劳动方面,近平非常下力气。知青们刚开始干活不行,每天给他们记6分工。近平干活不惜力,从挣6分,到挣7分、8分、9分、10分……10分是一个农村壮劳力一天的工分。”“近平因为劳动突出,跟社员群众关系好,县团委书记陶海粟发现他能力强,就派他到赵家河去搞了半年多的社教。他回到梁家河不久,就被推选为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