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上一度只剩400元,ofo创始人“逆袭”关键词是用户需求
2017-08-12 22:33: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8月12日北京电(驻京记者 柯立)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第12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于2017年8月12日在京举行。ofo联合创始人张巳丁在论坛上发言时披露了创业的艰辛历程:2015年5月13日那天,我跟我们的CEO去银行账户查账,发现很不幸只有400元了,马上两天后就要发工资,对于任何一家创业公司创业者来说自己的公司发不出钱濒死这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和痛苦挣扎的体验。正是那一次使我们反思,马上调整了方向,调整到共享单车这个方向上来。他认为:用户需求是新一代青年人创业尤其在共享经济创业当中的一个关健词,一定要找准用户的需求,找准市场的点在哪里然后进行开发。

张巳丁说:两年前可能没有人注意到共享单车,当时已经有了ofo,2014年我们最早做骑行旅游的服务。做骑行实际上最早是三个创始人自己的爱好,当时我们还在北大读书,都在北大自行车协会,我们组建了十人左右的团队,早期也拿到了天使轮投资,当时我们有时间、有精力做我们自己希望并且热爱的骑行旅游。从2014年年底一直做到2015年5月13日,那一天我跟我们的CEO去银行账户查账,发现很不幸只有400元了,马上两天后就要发工资,在那个时间节点我们反思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我们有人、有钱,但是骑行旅游这件事我们做不起来?

他回忆:当时经过反思,我们马上调整了方向,调整到共享单车这个方向上来,我们觉得共享单车之所以这么快的发展,骑行旅游没有像我们预想的发展,是因为我们搞错了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最早做骑行旅游起步的时候是我们的爱好,是我们自己的需求,我们希望做我们热爱的事,但是大部分用户是不需要骑行旅游的。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有人有钱,很不幸最终我们也做不到一个可扩展的规模,我们的业务一直停滞不前,导致公司ofo第一次濒死。后来做共享单车,虽然资本发挥了它的助力作用,但关键是顺应了用户的需求。

张巳丁清楚地记得:2015年9月份ofo最早在校园市场还不是在城市里尝试共享单车业务的时候,南方一个高校其中有一辆自行车创下了目前为止所有高校市场里面自行车最高的使用纪录——在校园里一天被同学使用了28次。2016年11月ofo正式召开第一次城市发布会,进入到城市的过程中。此后只用了8个月时间,我们进入了全世界170多个城市。

“所以回过头再来看,我们最近也在反思,如果创业我们要做减法,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可以不要所有的工资、不要所有媒体对我们的关注,但唯一我们不能抛弃的就是用户的需求。ofo本身我们选择这三个字母做我们公司的名字是因为它像一个人骑在自行车上,如果我们是一家科技公司,如果没有用户对我们的需求,我们就没有今天的ofo,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做共享经济还是非共享经济,做实体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最根本的一切还是要回归到用户需求本身上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