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中国地质大学校友!天上的星星以他命名
2017-08-10 17:21: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喻芒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传来消息,7月27日,“马永生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马永生是1980级地大校友,“马永生星”也成为第二位以该校校友命名的小行星,上一位是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

经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推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申请,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210292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马永生星”。马永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沉积学家、石油地质学家,他是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也是我国普光气田、元坝气田发现的主要贡献者。

小行星是唯一一类可以由发现者提名命名的天体。以杰出人士命名小行星,旨在彰显被命名人士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表达社会对他们的敬重。小行星发现者提出的命名申报,必须得到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的审批,命名一旦获国际批准,将成为该天体的永久星名,并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因而,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历史性的崇高的国际荣誉。

马永生1984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在地大上学的学号是1180203,住在51栋206号寝室。他说选择地质“完全是出于意外”。19岁那年,他将所有高考志愿都填成了军事院校,结果高考成绩发布后发现政治考砸了。他毫无心理准备地被调剂到一个完全陌生更谈不上感兴趣的专业——地质学,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他调整了状态。

马永生曾经的辅导员、3年前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位上退休的赵俊明教授,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介绍,30多年前,马永生在汉求学时,给师生的印象是:稳重、谦逊、勤奋。“他被同学推举做了生活委员,管理班级琐碎的账目和事务,从来都是做得稳妥、细致。”

据介绍,马永生的学习生活模式是典型的教室(图书馆)、寝室、食堂“三点一线”。马永生靠17.5元的甲等助学金和2元的困难补助维持每月生活,除了有时打排球和爬山之外,他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特别是每天晚饭后,总是第一个去图书馆或教室“抢”座位。他每年只回一次老家,一是可以节省不少路费;二是利用假期为学校打工挣点生活费,同时还有充足的时间多读书。

“他的成绩拔尖”,赵俊明说,地质学是武汉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独具特色的专业,要考研更是难,当时录取比例只占毕业生总数的15%左右,可马永生考上了,“当时他很犹豫,想继续求学,但又想要快点工作能报效祖国、帮衬家中弟妹,大家都鼓励他继续深造。”

返汉返校演讲时,马永生的开场白便是“饮水思源,收获怀耕”,他说:“我的成长是从地大这块热土上开始的”,“或许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但永远改变不了我们浓浓的母校情怀、深深的师生情谊和纯纯的同窗情愫”,“在地大获得了厚实的地质学基础,受到了精细的系统化训练,更得到了老一辈地质学家严谨治学的教育,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目前,浩瀚星空中已有上百颗以中国杰出人物、中国地名或中国知名机构命名的小行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