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获取微信用户数据被腾讯投诉侵权,个人信息竟属于企业?
2017-08-08 09:33: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讯(本报评论员 杨于泽)最近中国IT领域又现“神仙打架”事件。华为推出的荣耀Magic手机实现了人工智能,当微信用户在使用该手机时,手机可智能识别聊天对话中的天气、航班、时间等信息并加载出来,然后提供给微信用户。腾讯认为华为此举是越界获取腾讯旗下应用的内部数据,侵犯了用户的隐私,遂向上级部门投诉。

双方争议的“标的”是用户信息。腾讯认为华为侵犯了腾讯享有的权利,而华为认为用户信息属于用户,而华为在采取这些信息时征得了用户同意,所以不构成对腾讯的侵权。如此一来,对用户信息的使用就变成与用户本身无关,而成了企业的权益和企业之间的纠纷。

  这恐怕不是事实。刚刚施行不久的《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无论是腾讯还是华为,对用户聊天信息进行搜集和加工处理,再提供给可能的微信用户,都难言“必要”,也难言与其提供的服务有关。

出现类似“神仙打架”事件,缘于企业对用户权利、对法律的漠视。这些企业也不是不知道相关法律条款的存在,而是选择性地知道与选择性地漠视,对自己有利的遵循,妨碍自己得利的就装聋作哑。现在很多手机应用、功能都征求用户同意,但实际上是假协议、真强制。如果用户拒绝其采取个人信息,那些应用和功能就拒绝服务,而用户在购买手机时已经为这些功能付费了。

企业之所以敢于对用户实施变相强制,是因为法律法规执行不力,企业违法却能逍遥法外。法律的生命力在执行。但我国规定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必要”性原则,迄今只是一种原则性规定,不仅缺乏明确、可操作的司法解释,而且处罚畸轻。不仅处罚畸轻,而且被侵权的个人实际上无法以个人被侵权为由诉诸法律。这些法律与司法漏洞的存在,缘于相关执法活动较少。

  现在个人信息安全“敞口”很大,有关部门应当像化解金融风险一样化解个人信息安全风险,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私人生活的渗透,个人信息越来越成为一种跨越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的权利。现在很多互联网巨头经常炫耀自己的“大数据资源”,无人关心其来源合法性。我们上网时,网站针对个人的精准广告轰炸时刻都在进行,企业实际上是在利用用户的信息、花用户的流量费榨取用户的市场价值。

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必须规范企业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为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个人信息安全是整体信息安全的一部分,而信息安全是整体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在互联网时代,不严格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也就没有整体国家安全可言。对企业超过“必要”界限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不仅要说“不”,而且要让规矩硬起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