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李佳)1日,中国科学院网站公布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武汉地区共有7人入围。
入围的武汉大学教授徐红星,在单分子表面增强光谱和纳米全光网络方面做出开创性工作,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在最新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他上榜。人民日报曾报道,入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意味着该学者在其所研究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其科研成果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另一位入围的武大教授张良培,曾凭借“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传感网的理论与方法”项目成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他也是李德仁指导的博士生。而武大在测绘遥感领域的院士目前已有6位。
现任武大校长窦贤康也入围。他曾是国家大科学工程“子午工程”副总工程师。他在国内首次利用激光雷达实现对流层以上中高层大气的风场观测,为中高层大气动力学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入围的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刘买利研究员,解决了核磁共振分析中强信号抑制、重叠谱的分离、相互作用信息的获取、个体差异的影响和定量表征、细胞中的相互作用等关键问题。
入围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教授,主要从事水文地球化学、水污染控制、地下水污染及防治等领域的研究,在担任该校校长的行政职务同时,还在坚持科研研究,主持“环境水文地质”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入围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和平研究员,据百度介绍,他建立和完善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精密测定全球重力潮汐参数等。“重力”是地球重要指标,重力及其差异的资料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如大地测量、重力找矿、海平面变化、潮汐,以及其他诸多的地表及地球内部过程,如冰盖厚度变化和火山下的岩浆分布等。
入围的武汉理工大学张清杰教授,主要从事特种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应用研究工作,他提出了新一代复合材料二类重要非线性性质的预测与控制理论和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入围7人中,半数以上都涉及地球科学,有对地观测、水文地球化学及地球重力场研究,凸显武汉在这一相关领域的科研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