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新部署下半年“十项全局重点工作”
2017-08-01 08:41:00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讯(记者郑汝可)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9亿元,增长7.5%,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518亿元、增长42.2%,138项去年灾后水毁工程全部完工,多年累积的1872件信访积案化解结案率达91.4%……

7月31日,市委召开十三届三次全会,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在主题报告中,用一组组数据的列举,晒出上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亮眼成绩单。

陈一新说,上半年,我们坚定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武汉落地实践,开局精彩、成效明显、亮点纷呈。

全力拼搏下半年,陈一新划定“十项全局重点工作”,要求全市上下务必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抓好精准落地见效,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坚持以长江主轴、长江新城(新区)、东湖绿心三大亮点区块规划建设为抓手,优化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改善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增强城市未来发展综合竞争力,提升武汉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努力打造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新亮点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现代产业园区和科创型小微企业园建设,促进高效高新产业集群集约集成集聚发展,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加快开创经济转型升级新局面

久久为功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城市亮点区块,会上,陈一新为我市三大重点城建项目建设部署下步推进路线图。

——长江主轴沿江示范路段适时启动建设

围绕交通轴、经济轴、文化轴、生态轴、景观轴“五轴一体”,陈一新提出,长江主轴建设要加快推进。

交通轴,要抓紧做好左、右岸大道规划设计,适时启动沿江示范路段建设。经济轴,要沿长江主轴重点打造四大发展片区、五大商务功能区,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文化轴,要凸显长江文明传承创新主题,推动文化展示交流、综合演艺、时尚创意、文化科技等功能区连片发展。生态轴,要开展江滩岸线生态修复,集中成片种植观赏性花木,让两岸江滩处处见绿、层层彩化、时时花香。景观轴,要推进城市阳台规划设计,建设垂江景观廊道,推进长江沿岸夜景亮化、大桥美化。

——创新设立长江新城(新区)管理体制和区域利益分配机制

备受关注的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规划选址公布后,工作重点转向新城规划建设和长江新区申报工作。

陈一新会上指出,武汉要对标雄安新区,创新设立长江(新区)新城管理体制和区域利益分配机制,创造符合未来发展的新城(新区)高效精简管理和区域利益共享新模式,全面调动各方积极性。

他要求,组织开展国际国内招标,适时启动起步区建设;高标准布局“武汉科学城”等枢纽性、功能性、引领性项目;积极主动做好长江新区申报工作。

——东湖绿道二期工程力争年内完成,避免大拆大建

努力打造世界城中湖典范,陈一新强调,东湖生态绿心建设要坚持生态优先、林湖统筹、城湖融合、人水和谐、协调发展。

他提出,年内,要力争建成东湖绿道二期工程,优化东湖绿道三期规划;启动“景中村”有机改造,避免大拆大建,注重城市文化传承,留住乡愁。同时,优化并严格管控湖景天际线,加快水体生态修复,以“水岸同治”的理念狠抓污染治理。

——年内建成投运地铁8号线一期、21号线等

我市114项城建重点项目昨日再加码。陈一新提出,要确保年内建成投运地铁8号线一期、21号线、光谷T1、T2有轨电车、阳逻港集装箱铁水联运工程、沌口长江大桥;加快推进光谷火车站、青山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江北快速路、四环线、外环东扩、汉江大道等项目。

打造不一样的功能区,7月30日会上,陈一新为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临空港开发区未来谋划高品质发展新路。

——东湖高新区要全面加快自贸区建设,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科技金融、智能制造产业,加快提升高效高新产业集聚力,努力打造“光谷”“药谷”“智谷”“金谷”。

——武汉开发区要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尽快实现传统汽车200万辆产能,布局发展“下一代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努力打造“车都”“机器人之都”“智能家居之都”。

——临空港开发区要加快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与创新基地,重点发展临空制造、网络安全、高端服务、现代食品等产业,努力打造“临空制造港”“网络安全产业港”“现代健康食品产业港”。

综合前期研判,陈一新指出,武汉发展必须为长远计,要坚持亩产论英雄,强调亩产投资强度、亩产产出效应,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和科创型小微产业园,提升产业空间承载能力,鼓励企业开展零地技改,向空中要地,促进企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

6

坚持以“四水共治”为抓手,优化生态结构,创新“大湖+”模式,落实长江大保护,加快滨水生态绿城建设,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新一届市委立足我市资源优势提出:百湖之市的武汉,下步还要精心做好“大湖+”文章。

“湖泊也是我们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陈一新要求,探索推进“大湖+”试点,打造“大湖+”主题功能区,探索“大湖+”环境保护、“大湖+”产业创新、“大湖+”社会建设、“大湖+”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等发展模式。

会上,陈一新还就推进“落实长江大保护”“四水共治”等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进长江、汉江沿岸空间布局优化,实行行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河长制、湖长制。

7

坚持以高水平建设文化小康为抓手,优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结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扎实做好党的十九大迎接宣传工作,凝聚拼搏赶超强大气场,提升武汉文化软实力,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新水平

坚持以空港、水港、陆港整合统筹为抓手,优化区域协同发展布局,构建现代高效综合物流枢纽,创新合作共赢发展机制,加快推进都市圈城市群发展,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水平

2

上半年,中央媒体持续聚焦报道我市改革发展新举措、新成效、新经验,有效提高了武汉知名度和美誉度。

部署下半年工作,陈一新提出三项重点:扎实做好党的十九大迎接宣传,高水平筹备世界第七届军人运动会,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积极争取进入世界“设计之都”行列。

其中,陈一新着重强调,要尽快配齐配强军运会执委会力量,进一步完善常态高效工作机制;坚持国际水平、一流标准,大力推进场馆设施建设,确保按期交付使用。办好首届世界飞行者大会、武汉网球公开赛、赛马节等品牌活动;加大加快足球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体育、旅游、休闲融合发展。

新一届市委提出:在湖北,武汉要成为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主中心;在长江流域,武汉要成为长江经济带脊梁;在中部地区,武汉要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实现上述目标,武汉要有雄心壮志,更要有超前的谋划和布局。陈一新提出,要积极推进武汉大都市区同城化、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以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和临空港经开区为主要辐射极,加快产业链向周边城市延伸,探索发展“飞地经济”。

着眼全国大局,陈一新提出,要推进“国际陆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家多式联运枢纽、全国重要的信息枢纽”建设。

坚持以“四大资智聚汉工程”为抓手,优化人口结构,再赢人口红利,创造“大学+”新模式,打造“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活力之城”,努力探索“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子

8

坚持以社会治理创新为抓手,优化社会治理结构,深化平安武汉建设,强化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带动基层社会组织建设,实行德治、法治、自治并举,开辟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境界

3

今年来,新一届市委频出新招实招,相继提出“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招才引智热潮涌动。其中,“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提出后,一大批知名校友纷纷回汉投资,今年端午节期间,华中科技大学校友首批资智回汉签约投资项目989.7亿元。

“必须清醒看到,武汉的人口红利才刚刚开始。”陈一新会上强调,“四大资智聚汉工程”不仅是人才战略,更重要的是一项人口战略,目的是优化人口结构,再赢人口红利。

下半年,“四大资智聚汉工程”仍作为我市重点工作持续深入推进,陈一新具体部署:

——实施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将武汉打造成“大学生最友好城市”

系统谋划覆盖全学年的“走进去、走下去、留下来、干起来”活动;深化“新青年下乡”;搭建更多与世界名校大学生交流平台。

——实施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让“武汉校友”成为城市品牌

完善校友总会联盟工作机制;举办武大等校友资智回汉系列活动;推出校友联盟整体形象标识、口号、宣传片。

——实施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力争在汉高校科研院所80%的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筹建“市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局”,实行“虚拟机构、实体运作”,出台促进在汉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突破性政策举措,引导创投基金参与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实施好“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构建面向全球的招人聚才网络体系

面向全球,集聚一批诺奖级、院士级全球战略科学家、产业科学家;探索建设东湖国际人才自由港。

今年上半年全省测评中,我市群众安全感、社会治安满意度分别比去年上半年提升了5位、4位。陈一新提出,下一步,要坚持“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探索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路子。

——“德治”,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政治引领功能,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发挥“千名群团干部联系千个社区”作用,用党的优良传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广大群众,提高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文明素养,真正从源头上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从思想上解决社会突出问题。

——“法治”,以“万名警察进社区”为抓手,引导基层群众增强法治观念、养成法治习惯,深化平安社区创建。

——“自治”,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把基层社会组织打造成强有力的自治组织,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9

坚持以办好年度“十大民生实事”为抓手,优化市民生活品质,加大精准扶贫脱贫力度,竭力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发展为了人民,陈一新会上部署三项民生重点工作,要求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强监督、严格考核,坚决防止“虚假脱贫”“数字脱贫”;要精准托底基本民生,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要创新中高端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升健康服务业发展水平。

其中,一组民生托底目标在会上提出:确保今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20%,新改扩建30所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和20所中小学校,建成100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200个老年宜居社区。

坚持以打造新民营经济集聚地为抓手,优化所有制结构,吸引更多新近大学毕业生、“海归”人才、科研院校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新“四军”,加入新民营经济发展队伍,充分发挥“名企名品名家”引领作用,聚焦发展“四新”经济,开辟武汉创业创新创富新天地

4

新民营经济是富民兴汉的源头活水。谋划武汉下一步新民营经济发展,陈一新提出,要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四新”经济若干细分领域,制定实施专项扶持政策,建设一批新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特色集聚区;引导支持新近毕业大学生、“海归”人才、科研院校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新“四军”加入我市新民营经济发展的队伍。

他要求,下半年要抓紧实行“名家培育”“名企倍增”“名品壮大”三大工程,组建新民营经济研究院,举办中国(武汉)新民营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实施“名家培育”工程,联合在汉知名高校创办高端商学院,选送优秀民营企业家、创业者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培训。

——实施“名企倍增”工程,培育一批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促进一批小巨人企业加快成长。

——实施“名品壮大”工程,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集群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知名品牌。

10

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抓手,优化政治生态,注重党建工作有效创新系统集成、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深入实施“红色引擎工程”,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保持和发展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提升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推动武汉赶超发展,干部队伍是关键。陈一新要求,要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能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红色引擎工程”,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巩固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局面。

其中,锻造英勇善战“汉军”,陈一新提出,要大力选拔和用好“狮子型”干部,合理使用“老黄牛型”干部,深入实施年轻干部“四个一批”计划,邀请“两个百名”干部来汉挂职;还要创新退二线干部管理使用机制,组建第二批“108将”,加大基层作风巡查力度,坚决“打苍蝇”、查处“微腐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