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平均年龄23岁,46位开国将领在武汉选择了一条最危险的道路
2017-07-25 11:43: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2017年7月24日,汉口八七会议会址。记者胡冬冬 摄

“在我国的开国将领中,除了十大元帅十大将,还有7位上将、11位中将、8位少将曾于1926年至1927年在武汉风云际会。他们此后参加党领导的创建人民军队的武装起义,之后又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功勋卓著。”20日,武汉市知名党史专家李婉霞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46个年轻人,怀揣着救国理想与共产主义信念从武汉出发,最后都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柱石。”

他们当时平均年龄23岁

李婉霞日前与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合作,梳理了1927年从武汉出发的官兵名单,他们发现,其中有46人最后都成为了开国将领,“他们当时非常年轻,绝大多数只有二三十岁,他们那种革命的青春激情,令人赞叹”。

根据这份名单,长江日报记者统计发现,1927年时,他们的平均年龄仅23岁。其中年龄最小的张树才刚刚13岁,年纪最大的朱德也不过41岁。

“张树才1927年夏与武昌纱厂20多个劳动童子团员一起参军,编入贺龙第20军教导团任战士,后来参加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和坚持井冈山斗争,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当年,有一批中共党员、团员和革命青年与张树才一样,在武汉穿上军装,只是普通一兵。”李婉霞介绍。

长江日报记者还注意到,除了朱德、刘伯承、贺龙、叶剑英、张云逸当时已经过了30岁,其余人都只是20岁出头。

在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之中,粟裕是最为年轻的几人之一。从武汉奔赴南昌参加起义的时候,离他20岁生日还差几天。李婉霞说,与粟裕一样,当时很多年轻军事骨干都在武汉快速成长起来。

他们面对重金拉拢不为所动

1927年是一个分水岭,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进行“清党”“分共”。很多人面临选择:是继续坚持革命,还是与反动派同流合污?留在共产党内,还是留在国民党内?选择高官厚禄、灯红酒绿还是选择流血牺牲,又或者脱离队伍、保全性命?

当时,有的开国将领担任军官,甚至身居高位,成为国民党反动派反复拉拢的对象;有的虽是普通一兵,也同样面临选择。但利益诱惑和白色恐怖不曾动摇他们的意志,他们在武汉作出人生抉择,坚定选择跟党走、坚持革命,选择流血牺牲。

“南昌起义时,年仅31岁的贺龙其实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但在武汉的时候,贺龙就同意在他的20军里建立由中共自己组建、掌控的部队。”李婉霞介绍,贺龙甚至将自己的贴身警卫部队的营、连、排长也大都换成了共产党员。

贺龙长女贺捷生曾写文章回忆,贺龙率部赴南昌起义前,蒋介石以重金外加一个汉阳兵工厂和武汉卫戍司令的头衔,企图拉拢他,但贺龙不为所动。

李婉霞告诉记者:“有的材料说,贺龙曾经70次要求加入共产党,他本人则表示至少有几十次。作为20军军长的贺龙,当时可谓高官厚禄,但他却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国共合作破裂后,刘伯承对汪、蒋派来的说客,对与四川军阀合作的劝说,不为所动,一一谢绝,听候党的召唤。

他们中一些人正是在革命者遭受大屠杀的时刻加入了共产党。1927年7月,在大革命失败,共产党处于万分危难之际,叶剑英在武昌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6月,尚是普通一兵的粟裕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所在的队伍,后来成为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的警卫队。

革命总是意味着牺牲

革命总是意味着牺牲。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李婉霞等专家还梳理出了一份从武汉出发,然后分别在三大起义、各地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共产党军事骨干名单,共有49人。

“这些军事骨干中,有13人从武汉出发后,就在三大起义和各地武装起义中牺牲了。”李婉霞说。

1927年任第24师71团第2营营长的中共党员廖快虎,从武汉出发参加南昌起义,在随后的南昌起义军汤坑作战中,指挥部队与敌人反复争夺阵地,敌人冲了上来,部队拼光了,他坐在阵地上宁死不退,英勇牺牲。

在武汉出任第2方面军警卫团团长的卢德铭,1927年9月率部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任起义部队总指挥。9月25日在江西萍乡县芦溪掩护部队撤退时,中弹牺牲。

李婉霞特意向记者讲述了红军长征中陨落的第一颗将星——洪超的人生故事。原籍湖北黄梅的洪超,1927年到武汉,在叶挺24师教导大队任学员,与粟裕是同学。1927年7月,洪超随教导大队从武汉出发,参加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和坚持井冈山的斗争,当过朱德的警卫排长。

“1934年10月20日,时任红4师师长的洪超率部作为先头部队通过赣县塘坑口,向信丰新田百石村挺进,突破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锁线,在作战中牺牲,年仅25岁,是红三军团最年轻的师长。”李婉霞介绍,“洪超的墓碑建在江西信丰县的一座小山坡上,这也是长征路上的第一座红军墓碑。”

洪超1927年离开家乡参加革命后,就一直未与家人联系。直到1954年春,家人才知道他早已牺牲;2006年,家人们才寻找到洪超烈士墓,这离他牺牲已经过去了72年。

“伍中豪、王尔琢、邓萍、吴高群、何挺颖、蒙九龄等等,也都是从武汉出发,一路取得赫赫战功,最后却不幸牺牲的军事骨干,他们的名字也值得我们铭记。”李婉霞表示。

(记者欧阳春艳)

链接: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历史沿革

1925年设立军事部

中共中央于1925年设立军事部,1926年成立中央军委,党的五大后设立军事(军人)部。1931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同年11月,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既是中共中央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军事领导机构。

党的七大设立军事委员会

1937年8月,洛川会议决定组成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党的七大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设立军事委员会。1945年8月23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组成新的中央军事委员会。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中央军委在对外公开发布命令时,使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称。

1959年中央军委设常务委员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1954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重新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1959年9月起,中央军委设置常务委员,直至党的十二大。

1983年设立国家中央军委

从1983年6月开始,根据宪法,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党的中央军委和国家中央军委实际上是一个机构,其组成人员和领导职能完全一致。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体制,保证了军队始终处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