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重建科严立医生教学生在显微镜下缝合技巧
创办微创脊柱外科的赵志刚接受采访
(记者王恺凝通讯员高星)谈起市四医院骨科,1973年的那个震惊世界的手术是绕不开的话题:在缺乏基本手术设备的农村条件下,年轻的周必光仅凭肉眼,成功地实现了断肢的移位再植成功。少有人知道的是,当年他紧张忙碌了一通宵,缝合了大量的肌肉、血管和神经,最后手术缝线只剩下不到一米长,凶险程度难以想象。
“显微外科是我们骨科安身立命的基础,做精细活也是代代相传的传统。”不久前,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开办的年轻医师显微手术培训班上,老专家彭正人教授告诫年轻人,骨科非常特殊,很多肢体的残疾不会致命,但关系到人一辈子的幸福。患者把幸福都托付给了医生,医生该如何去面对?
缝好老鼠尾巴才能上手术台
今年3月初,市四医院的“显微外科培训班”如期开班,骨科的老专家悉数被请来传授技艺,和其他专业不同,骨科的专家们,都有一手显微外科的绝活。
在高大上的仪器设备这么多的今天,很多手术可以用机器人来做了,为什么还要搞显微外科培训,要搬出显微镜,让年轻医生像钟表匠一样,在镜头下用肉眼看不清的极细缝线,试着缝合断开的老鼠尾巴?
该培训班的创办人、该院修复重建科主任任义军告诉记者,显微外科手术要确保患者功能的恢复,需要缝合细小的神经和毛细血管。在显微镜下操作显微镊,精度极高,现阶段机器人的精准度和灵活度达不到。老老实实练好显微外科本领,是四医院外科医生的一个基本功,既是锻炼手艺也磨炼心性。
彭正人教授是知名的手外科专家,他在培训班上跟年轻的医生讲四医院骨科的光荣历史,也讲当年的艰苦求学经历,导师非常严厉,不缝好100条老鼠尾巴是不许上手术台的。
任义军创建的修复重建科,显微外科手术优势明显,已从最初的9张床发展到现在的40张,成为全省唯一一家修复手部、肢体功能及美观的科室。
如今,四医院常年接到外地断肢、断指患者慕名而来的患者,这种损伤最宝贵的是时间,为什么患者们会舍近求远从外地赶来?因为很多医院早已放弃了显微外科既耗时间、又冒风险、收费还低廉的专业,但在四医院,断指再植一直是长项。做不好显微手术,做不了大医生。
穿钉术攻克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现实生活中,除了少数严重的创伤,骨折很少导致患者直接的死亡。所谓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意思就是指老人家髋关节骨折后,由于长期卧床,特别是肺部感染导致患者去世。国内有资料记载,老年人髋关节骨折,一年后的生存率只有50%。
记者了解到,四医院创伤骨科的主任医师陈明,就曾经为96岁的患者成功实施髋关节手术。髋关节这么大的关节,老人家身体异常虚弱,手术是怎么做的呢?靠的正是微创的“闭合穿钉术”,术后老人家成功下床。
闭合穿钉术,就是在骨折部位附近打孔,利用人体自然的腔道,避开神经和血管,用很小的创伤,将关节钉好。这不仅需要对人体解剖结构非常清楚,还要熟练的手术技巧。陈明告诉记者,一般自己做一台这样的髋关节手术,耗时在半个小时左右。
做得快,并不仅仅是因为熟练,还因为这类手术都是老年患者,手术时间越短损伤越小,对于医生而言,在手术中要用到放射线检查手术效果,时间短对自己的损伤也更小。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骨折越来越多,陈明表示,传统的外科手术本身又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因为在手术过程中的伤口会产生损伤,失血多、恢复慢,对老年人实施麻醉心肺功能无法承受。在西方发达国家,70%以上的骨科手术都是以微创的手段完成,只有把微创做好,才能更适应老龄患者。
全省率先开科做脊柱的雕刻工
今年3月,该院在全省率先成立微创脊柱外科,科室负责人是年轻的赵志刚,与留学美国多年的年轻专家张树军搭档。
脊柱外科水平的高低是一家医院骨科技术实力的直接体现,湖北各大医院都将发展脊柱外科作为重中之重。不过,单独成立“微创脊柱外科”的,全湖北仅有武汉市四医院一家。因为想要在脊柱上“精雕细琢”,目前湖北精通这项技术的骨科医生并不多。
2010年赵志刚参加了一个骨科学术论坛,听到医生们在谈论脊柱外科的微创技术,当时就被吸引住了。论坛结束后,他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意识到椎间孔镜将是脊柱外科以后的发展方向,就利用公休时间到掌握了这门技术的重庆第三军医大学习。
有显微外科的基础、有开放手术的经验,赵志刚还是利用零碎时间完整学到了这门技术。至今他都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做脊柱微创手术的时间:2015年1月29日。“第一次做这个手术做了3个多小时,是一个腰椎间盘突出很严重的患者。”赵志刚坦承,外科医生的“手速”是练出来的。开放手术是低着头看着创面做,微创手术是抬头看着屏幕做,眼手分离。“就好比穿针引线,低头穿线和抬头穿线的区别。”
随着手术量越来越大,赵志刚手速也越来越快,如今做一台微创脊柱手术只要40分钟,切口不到一厘米,病人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今年3月,一位在海南打工的武汉年轻人,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要做手术,在海口得十万元手术费。年轻人飞回武汉,找到赵志刚。一看片子,赵志刚心里就有谱了,告诉年轻人只要两万元,并且术后三天就能返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外科医生一定要保持更新自己的频率,这是对病人负责。”
精细的手工活永远需要人去做
病人需要有工匠精神的医生
连续几天的采访,记者注意到,虽然四医院早就引进了3D打印技术,下一步还准备引进机器人,但医生们最看重的仍然是自己的一双手。
“我的导师,一台膝关节置换最快的速度竟然只耗时23分钟,每一步的流程就像教科书,但我最快只能达到28分钟。”骨科常务副主任王俊文,一直在又快又精的路上探索,对这5分钟耿耿于怀。
“每一台手术都像修复一件艺术品。”这是该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张青松经常说的一句话,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他的关节镜手术量在湖北省早已名列前茅,他仍旧非常喜欢探索新的术式,经常请来国际大牛同台切磋。
记者了解到,四医院一大批骨科专家都有这样的认识:人体像一架精密运行的大型钟表,每一个部位的损伤,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医生去修复。骨科的亚专科、精细化发展,就是为了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做好修复人体的钟表工,在当下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