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脸”小伙武汉街头卖艺 为自己筹治疗费
2017-07-04 16:06: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记者陈媛通讯员蒋楚剑孙晓言)24岁的辽宁小伙子左半边脸被巨型肿瘤完全遮住,为凑钱手术,流浪到武汉街头吹萨克斯卖艺,被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的医生遇见“捡”回医院,并为其进行了免费手术。

昨天,小伙子术后拆线恢复良好,人也变得精神了。

小伙肿瘤挡住左脸,父母心力交瘁去世

90后小伙刘少达家住辽宁省建平县农村,出生一百天时被发现左眼长了一个小节结,3岁时被确诊为神经纤维瘤病。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却一直没有办法根治。

上小学时,刘少达眼睛上的肿瘤已经有鸡蛋大小,由于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目光,小学毕业后他就辍学在家。随着年龄的增长瘤子也变得越来越大,最大的时候巨大的瘤子搭到脖子、挡住了半边脸,而且瘤子压迫到眼睛导致左眼失明。

多年来,父母为了给他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不少债务。2008年操碎了心的母亲带着遗憾和愧疚去世,“母亲去世时才45岁,当时我正接受了第一次手术,还躺在病床上。”刘少达说,2008年,大连一家公司的老总知道他的情况后,热心的援助了他手术费,他在当地接受了一次手术,但遗憾的是手术效果不好,心力交瘁的母亲听说后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

父亲为了偿还母亲和他治病的钱,常年在外地打工,2013年父亲过度劳累进了医院,被检查出原发性肝癌晚期,很快也带着不舍和不放心离开。

  为了拯救自己,小伙四处流浪筹治疗费

虽然连续遭遇打击,刘少达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过自己。“我只剩你一个亲人了,我不想再成为你的负担。”看着被家里的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姐姐,刘少达心疼的说。

“别人看到我脸上的瘤子都不愿意接近我,害怕我,没有公司愿意接收我。”因为长了巨大的面部肿瘤,刘少达无法找到一份工作。2008年开始,他开始四处流浪乞讨,为了凑钱手术,先后到北京、大连、广州等地摆过地摊,捏过面人,还自学了萨克斯到街头演奏。

今年5月刘少达流浪到武汉,在武昌广埠屯等地摆摊吹萨克斯卖艺,多的时候一天挣一两百元,少的时候只有几十块,每天的收入平均下来也仅够维持日常生活。

6月初的一天,在武汉的炎炎夏日下,刘少达正站在广埠屯的街头吹萨克斯筹钱,恰好被武大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专家尚政军教授看到。

“他脸上的肿瘤正是我们科室治疗的范畴。”出于医生的职业责任感,尚教授主动上前询问情况,得知刘少达有强烈的求治愿望但是家庭困难没有治疗费时,尚教授立刻将刘少达带回了医院接受检查,同时将情况汇报给医院领导申请救助。

  医院援助免费手术,医生帮其削瘤变脸

医院方面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医院办公会讨论认为,患者求治心切,所患面部神经纤维瘤正是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的诊治范围,医院作为三甲公立医院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决定对刘少达进行公益援助,提供专家团队免费手术。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尚政军教授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联合麻醉、放射、检验、病理等科室进行了多次会诊,商定手术方案、评估手术风险及做好应急预案。

6月22日,在赵怡芳教授指导下,尚政军教授、邵喆博士等为刘少达进行了“削瘤变脸”手术,术中切除的巨大肿瘤近15cm*10cm*10cm大小,术中输血800ml,整个手术持续约4个小时,术后刘少达恢复良好了。

“手术很成功,切下的肿瘤大约有两三斤重。”尚教授说,神经纤维瘤是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性疾病,目前无法根治,手术目的在于改善面部形态、提高生活质量。刘少达面部的神经纤维瘤可能还会生长,后期长大后仍需要手术。

医院此次手术费用总额花费3.5万元,除了刘少达入院交了1250元,其他费用全部由医院承担,包含手术费、护理费、药费、输血费用等。目前刘少达在医院休养,医院提供了免费的病床。

为了感激手术医生,昨天姐姐刘爱媛特意制作了两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分别送给主刀的尚政军教授及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担心后期的手术及神经纤维瘤未来可能侵犯大脑,近日刘少达在“轻松筹”平台上注册了个人信息,向社会募捐,也感谢每位好心人的帮助。目前已筹集1万余元。

他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尽管我活得那么辛苦,我也要努力的活着,因为我觉得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我还年轻我渴望生命,我不愿意放弃。”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