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红白喜事歌唱多年,他们不知自己唱的是《诗经》
2017-06-29 12:35: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非遗传人正在演唱诗经选段。左一为朱其全。记者胡九思摄

长江网讯(记者周满珍)6月28日下午,湖北房县两位民间歌师朱其全、刘光有率徒弟来到湖北音乐博物馆,为武汉音乐学院学子演唱《诗经》。极富穿透力的高音,令在座的专家和学子赞叹“高手在民间”。

唱了十几年后,才知道唱的是《诗经》

朱其全10岁起在在田间劳动时,便跟着父辈唱《诗经》名篇如《关雎》《采蘩》《桃夭》等,当成劳动号子,觉得疲倦的时候,一声“嘿哟嗬”,有人接过去,便对起歌来。

2005年,有专家到他所在的房县古寺镇考察民间文化,经专家指点,朱其全才知道从小唱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自《诗经》。作为当地民歌手,朱其全和农民兄弟一起,先后上过大大小小的晚会,还登上央视演唱《诗经》。

来自房县尹吉甫镇的刘光友,2012年曾获得房县“诗经民歌大赛”亚军,他家里至今还保存着据说有100多年历史、没有任何注释的《诗经?大雅》古本。他初中就学唱,红白喜事,打起锣鼓,想唱就唱。唱了十几年后,他才知所唱和《诗经》的关联。

会唱一千多首民歌的刘光友,后来成立了《诗经》民歌艺术团,并自任团长。他说,目前团里有三种歌里含《诗经》,一是劳动号子歌,二是待尸歌,即丧礼时唱的歌,最后一种是专业的《诗经》歌。

非遗传人收集得来的手抄本唱本。记者胡九思摄

千古《诗经》为何在房县传唱

因发现《诗经》民歌在房县传唱、引起专家学者高度关注的袁正洪,出版过《中华诗祖尹吉甫研究》。他认为房县是《诗经?国风》所提及的周南、召南交汇地,还是《诗经》作者尹吉甫的故乡。

周朝有采献诗制度,周太师负责编纂《诗经》。作为周朝教科书,“小雅”“大雅”等主要篇章反映的正是尹吉甫辅佐宣王时期。袁正洪说,《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已标注房县南部雎山,雎山雎水河,均是诗经民歌采风地。作为《诗经》源头,民间受此影响,爱唱《诗经》,可谓顺理成章。

2010年,袁正洪创立了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先后挖掘《诗经》民歌20多首。2011年,房县有了自己的《诗经》文化节,央视播出的房县《诗经溯源》专题片,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影响。

汉族史诗《黑暗传》口传心授用嗓科学

来自神农架的黑暗传演唱非遗传人正在演唱黑暗传中的选段。记者胡九思摄

6月28日,《黑暗传》省级传承人陈切松与王本才,将这部史诗的精华,从田间地头带到武汉音乐学院湖北非遗音乐舞蹈项目巡展现场。

作为活态的汉族史诗,《黑暗传》采用多种口头语和书面文本,以洪荒时代艰难创世的系列神话传说为内容,在以神农架为中心的鄂西南和鄂西北地区世代相传。最初是在丧歌唱本里发现的,目前发现的都是手抄本。其整理者胡崇俊花了29年整理,因为常年在煤油灯下看手抄本,最后眼睛瞎了,让人联想到荷马和《荷马史诗》。

陈切松说,在神农架,传唱《黑暗传》有个民俗,必须对歌。12岁时,他跟人对歌,输了,便专心研究。老一辈只能在闹丧守灵时,作为孝歌、丧鼓歌而唱,他改良到田间地头来唱,裂帛穿云,哀而不伤。还有人把它改成舞蹈,在神农架为游客演出,极受欢迎。

当天,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冯家慧也来到现场,听完后她发现音调比较简单,但行腔当中,能听出不少恩施民歌声调。尤其在咬字、鼻音,行腔结尾的颤音部分,有不少特定的规矩。歌者的声音和气息,也配合平衡,50多岁的歌者,唱起来非常稳定。可见,一代代歌师傅的口传心授,比较科学,能看出演唱技法的传承,难怪生命力那么强,能经久不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