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昙华林社区人均一只灭火器 84岁太婆抄起灭火器就能灭火
2017-06-22 10:53:00 来源: 武汉晚报

张菊英婆婆示范使用灭火器

“左手把瓶子一提,右手把保险销一拉,捏住喷嘴对着火苗,左手再把压把一压,火就喷灭了。”昨天上午,武昌区粮道街昙华林社区84岁的居民张菊英当着记者的面,示范用灭火器灭火。社区书记、主任冯晶说,全社区包括寄住和流动人口7825人,灭火器3年来累计配发、更换7000多只,算下来人均一只。居民只要拎得动的,基本上都能灭火。

团结户厨房焕然一新

昨天上午,记者在三义村38号105室张菊英家看到,3户居民共用的厨房装着铁皮门,进门就能看到地上两只3公斤的灭火器,墙上还挂着一只灭火弹,厨房台面全部用瓷砖铺就,塑钢窗户上装了两个排风扇,墙面上的电线配有线槽,吊柜采用防火板制做,还用防火石膏板吊了顶。

张菊英在这里住了60年,房子是单位的。改制以后,单位无力维修。厨房木质门窗都朽了,没有油烟机,墙上、房顶全滴着“油鼻涕”。去年,粮道街街道办出资,把厨房整修一新,又干净、又亮堂。

昙华林社区位于武昌蛇山北侧和凤凰山之间,共有各类房屋634套(栋、间),半数以上是50年代甚至更早的老房子。张菊英隔壁的福利村,原来被称为“三无一多”场所:无消防栓、无消防器材、无消防人员,外来租户多,只有简易的消防通道,普通消防车进不去,隔壁左右经常发生火灾,殃及邻里。

痛定思痛治火灾隐患

像昙华林这样火灾频发的老旧社区,武昌区还有不少。据统计,2013年武昌区共发生火灾321起,其中因电气线路引发的火灾146起,占火灾总数的45.5%。

为此,武昌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发现火灾主因是老旧居民区电线老化、安装不当、超负荷运转、电气设备缺陷,决定立即开展专项整治。

武昌区的老旧社区,组建电气线路整治维修队,聘请专业电工与社区工作者、安保队员结对配合,逐户安装整改,严格规范电线敷设、配电箱安装。对孤寡病残、低保收入等特困家庭,区政府拿出专项资金,聘请专业电气维修公司,每天派10-20人的维修队作电气线路巡查整改。

督促物业做好日常排查巡查和整治工作。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拒不配合的沿街商户等,采取临时查封、停产停业等手段责令整改。

近年来,武昌区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整改电线近86万米,更换空气开关、插座2.3万余个,电箱电表447个,变压器64个,线槽1万余米。全国闻名的户部巷、百年建筑昙华林、典型老旧居民区得胜桥,在未破坏建筑本质的基础上,减少了老建筑火灾隐患,火灾防控能力明显提高。

2014年,武昌区消防警情起数同比下降41.47%,下降幅度全市第一。

微型消防站“无火可救”

2012年,昙华林社区微型消防站建成,17名社区干部和安保队员组成志愿消防队,全部经过了消防部门的培训,每季度至少消防实战演练1次。

消防站配灭火器20个,水带12套,巡逻电筒1只、消防绳5套,微型消防车两辆,战斗服7套,防毒面具8套,消防斧和铁锹各1把,多有被使用过的痕迹。粮道街街道办副主任邱建国说,到目前为止,这些设施仅用于演习,还真没怎么救过火。

早在2011年,武昌区出台政策,凡是处理及时,未造成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损失的火灾,对及时处置的个人奖励现金500元。加上社区到处都是灭火器,每年仅有的三五起火险,一有苗头就被扑灭了。首先赶到现场的,多为社区干部和志愿消防队员。

2016年1月17日下午,三义村住户陈小艳在使用“热得快”时,电线突然起火,社区冯晶、万颖、瞿龚华、金建设、江汉旺、冷水刚等闻讯赶到现场,快速切断电源,隔开易燃物品,控制了火势。

有些火灾隐患则被提前“揪”了出来。去年4月11日晚7点45分,两名社区安保队员巡逻至武警医院宿舍附近时,发现路上有大量油渍和散落的汽车零件,散发出刺鼻的气味。二人检查发现是旁边一辆车在漏油。如遇明火,车子可能就毁了。他们迅速清理表面油渍,联系环卫工冲洗干净,打电话给车主将车开走,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3天后,社区就兑现了奖励。(文/图记者齐翔通讯员郑文华周平高杜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