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铁军”新四军在汉成立 筹备之初重金聘请专业技术员
2017-06-20 08: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李婷 通讯员祝丽芳)“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这首由陈毅元帅作词的《新四军军歌》的第一句,表明了新四军与武汉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今年是新四军成立80周年,6月16日“百场大学生红色主题班会走进江岸”活动来到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健向大学生们讲述了武汉抗战烽火中,新四军在汉筹备建军的故事。

宋健介绍,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双方经过多次谈判,决定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分散在南方8个省14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集中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的一个军,叶挺和项英分别出任军长和副军长。

当年11月12日,叶挺来到武汉,开始筹备汉口新四军军部,在原日本租界的大和街26号(现江岸区胜利街332-352号),挂起“新四军筹备处”的招牌。

筹备之初,叶挺除了一份委任状、一枚印章和5万元开办费外,几乎一无所有。他在武汉四处奔走:筹集资金、购置枪弹、招募人才、安排住所等等,事无巨细。

当时,东北、华北已经沦陷,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全国救亡中心转移至武汉,各类人才集聚在此。叶挺利用这一机会招募物色各类专业人才。沈其震原是上海一家著名医院的医生,“八一三”事变时曾主动参加救护伤兵工作。叶挺将他物色到新四军里,担任军医处长。在沈其震的感召下,一批教授、医务人员先后参加了新四军,新四军有了一个具有一定医学水平的军医处。

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对于部队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叶挺不惜花重金聘请。所聘请的两个电台报务、机关教员每人每月工资高达50元,而当时一般工作人员每月津贴只有5元。

除在汉招募工作人员,中共中央也抽调了大批领导骨干到武汉充实新四军军部,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1937年12月25日,叶挺、项英召开全体报到的新四军工作人员会议。这是新四军汉口军部的第一次会议,标志着汉口新四军军部正式成立。

听完党史专家讲述新四军汉口军部成立的曲折故事,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大二学生池浩华说:“早在课本里学过‘铁军’威名,今天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他们的故事。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和践行革命精神,在汲取知识和文化的同时磨砺自己的意志,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拼搏,肩负起强盛祖国的重任。”

6月16日,“百场大学生红色主题班会”走进江岸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记者陈卓 摄

在江岸区芦沟桥路与胜利街的交会处,有一栋灰色水泥墙面的两层老房子,是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6月16日,来自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的30余位大学生来到这里,参观新四军诞生的地方。

据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主任刘颖介绍,这栋房子是叶挺亲自挑选的。当时,新四军的经费很紧张,而日本租界里有不少房子由于抗战爆发,被作为逆产没收,征用这些房子没有花销。为尽量节省开销,叶挺将办公地锁定在日租界内。

另一方面,当时中共已在汉口中街89号(现江岸区长春街57号)设立八路军办事处,中共长江局也设在办事处内,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那里居住、办公。新四军军部就近办公,方便工作联系。

刘颖说,为找到合适的办公处所,叶挺在汉口日租界一条街一条街地转,一栋房子一栋房子地看,最终选择了这栋日式住宅楼。他带人撕掉贴在房门上的封条,挂上“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牌匾。就这样,新四军有了自己的办公处所。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这里成为市民住宅。2006年,武汉市政府拨专款按原貌修复,辟为纪念馆。

听完专家讲解新四军建军历程,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大二学生王宇晨说:“没想到威名远扬的新四军成立的时候面临这么多困难。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更要学习革命先辈那种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

上周,武汉召开新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提出以新近毕业大学生、“海归”人才、科研院校技术人员、职业经理这新“四军”为创业主体,这也引起了在校大学生的关注。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大二学生张奥杰正在参加“创业武汉·高创之星”的培训,她计划毕业后自主创业。她说:“对于创业的艰辛,我有心理准备。今天学习革命先辈们的故事,他们的精神感染了我,让我更加有勇气和目标,我要争取做一名新时代的新‘四军’,在创业的道路中不仅要有乐观的心态,更要向革命先辈学习,积极面对困难,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

大三女生黄金晶说:“明年这个时候,我就要离开校园,成为一名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创业,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信心,一定能以良好的心态、开拓进取的精神战胜困难,争做新时期合格的新‘四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