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16日讯(评论员付小为) 6月11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正版的《新华字典》应用程序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超出限定再行查询需要支付40元使用费。几天来,体验过这款应用程序的网友们就使用付费展开论战。
一些网友认为,40元的定价甚至超出纸质版字典近一倍,价格有些偏高。也有网友表示,类纸质扫描排版,按拼音部首等目录检索,标准的笔顺提示配上著名播音员朗读,哪怕出于情怀,也值得为精品买单。总体来看,更多的纠结围绕着该怎么定价,反而忽视了本质问题:应不应该收费?
作为传统工具书的线上尝试,《新华字典》应用程序在一定前提下的有偿付费形式,更多地被看作拥抱互联网、体验知识付费。它与当下互联网知识付费潮流有着一定程度地呼应。问题恰恰在于,知识付费的趋势本身是值得反思的。
《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其编修汇聚了中国最权威的专家学者,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业出版物,而是国家普及现代汉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部字典,通过应用程序的方式上线,本是为了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而得到更好的普及应用,方便人们通过网络查阅,所以应该以免费传播为主。
对于外界的质疑,商务印书馆方面回应,定价综合用户体验、平台运营者智力付出等作出的回报,这从经济核算的角度固然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新华字典》提供的是公共知识产品。“公共知识产品”必须不断地传播、传递、传承,保证其流通性是文化承继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唯有不断免费传播,才能实现公共知识的最大价值。
在这个层面上,国家负有传播公共知识的责任,社会负有普及公共知识的责任。而给相关应用程序定价收费,人为地阻隔了公共知识在移动终端的广泛传播,也违背了其背负的公共责任。
现在“知识付费”成为时髦,推崇知识免费反倒显得很落伍。知识付费的出现,不仅让共享成为小圈子间的封闭交流,还给知识的传播贴上价格标签。付费模式不是不可以,但是不值得提倡,不值得美化。特别是《新华字典》这类公共知识产品上线,收费行为可以说是不合理的。
实际上,不仅公共知识的传播应该是无偿免费的,那些专业性甚至专利性知识的传播也不天然必须付费获取。知识的天性就是传播、交流,促进文化延续、发展。人类文明的进程是知识的共享,而非依靠知识的封闭而不断推进。某种程度上,知识付费之风是值得反思的一个现象,这样的趋势能不能持续,能够维持多久都成问题。
归根结底,知识付费只能也必须仅仅是知识普遍无偿传递的一个补充,维持无偿传递的基础是有大量公共知识产品免费传播,高效传播。如果本末倒置,让知识付费成为常态,不付费反倒成了例外,从根本上是对人类自身文明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