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晓慧 通讯员彭冲)由劣V类转变为可供游泳的III类、部分子湖达到可直接饮用的II类标准,十年间东湖的水质发生着质的蜕变。15日,东湖风景区在专题座谈会上发布2017年1月至5月东湖国控点水质情况,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实验站高级工程师张霄林表示:“目前东湖的水质达到40多年来的最好水平,近年来东湖保护水质的举措在整个城市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可借鉴性。”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56年开始监测东湖水质,数据显示:东湖上世纪50—60年代水体清澈,透明度达2米以上,水质在Ⅱ~Ⅲ类之间;70年代开始,蓝藻水华频发,1975年水质下降至V类;1979年至1985年,水质维持在V-类到劣V之间;1985年后,蓝藻水华消失,但水质仍差,透明度低,到本世纪初水质一直在V类左右徘徊。劣V类水质一般不适宜鱼类生存。
东湖日截污水达5000人每日用水量
“水是东湖的灵魂,全面截污是水生态修复的基础性工作。”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建设(水域)局负责人介绍,近6年间,东湖风景区内的污水收集处理规划布局得到了很大改善,“风景区内的污水管网由15公里增至30公里,污水泵站从无到有,目前建成使用10座,景区内日截生活污水近万吨,相当于5000人每日用水量的总和”。
2010年,根据《武汉主城区污水专项规划》,东湖以南片区规划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现行的处理标准远远达不到东湖水功能III类水质的标准。委托专业机构研究、调查、论证后,东湖风景区改变了原定规划,实现了八一路延长线等地污水管网及支管的建设,如今此地每日可收集污水约4000余吨。
东湖通道、东湖绿道工程促进湖泊生态修复
随着2015年底东湖通道的全面贯通,穿梭在沿湖大道上的车辆明显减少。家住卓刀泉的居民陈晓枫告诉记者,以前想沿着湖溜达一下几乎不可能,车来车往尾气大,还不安全,“东湖通道为真正还湖于民打下了基础”。
武汉地产集团东湖绿道工程项目经理许玉洁介绍,东湖通道的建设采取“占一补一、占补平衡”的原则,不多占用东湖一方水,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清理围堰区的淤泥。据了解,东湖通道的建设为东湖清理了50万立方米淤泥,对湖泊的生态修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东湖绿道一期工程对东湖水生态修复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许玉洁介绍,过去东湖沿线均为垂直驳岸,雨水未经净化过滤直接入湖,“现在整个绿道沿线,大多使用软质护坡的生态驳岸,雨水可通过绿色植被、水生植物进行再过滤,减少了污染入湖,也增强东湖的调蓄功能”。
据东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目前东湖III类水质覆盖面积达到全湖的82%,但水环境尚未稳定,还需要持续优化。今年将结合东湖绿道二期建设工程,配合建设、施工单位做好湖泽道、湖町道、湖林道近60公里的湖泊岸线环境整治,加大沿线生态沟塘及自然湿地的改造,促进东湖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提升。
链接>>>
全民参与保护城市名片 湖泊保护纳入绩效考核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建设(水域)局负责人介绍,2012年以前,东湖常年高水位运行,近几年以城市防洪排涝为优先标准,降低了东湖水位,增强湖底的光照强度,促进了水生植被的生长。据悉,目前东湖郭郑湖、汤菱湖等湖泊“水下森林”面积逐步恢复性增长,为东湖生态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实验站高级工程师张霄林介绍,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是一种能够自我维持的稳定的清水型生态系统,水生植物在健康湖泊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Ⅲ类水质有利于水生植被的生长,后期可以通过播撒水生植物种子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进一步优化生态系统”。
检测发现,东湖水生植被的覆盖率从原来的3%上升至10%。“植被覆盖率达到30%比较理想,这样整个东湖的沉水植被每年可移除东湖水体中3吨左右的磷含量,有助于提升水质。”张霄林表示。
谈及近年来东湖水质的变化,武汉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城创始人柯志强感慨万分,“过去东湖水较为混浊,今年4月当我再次划船来到汤菱湖,看到湖水碧蓝碧蓝的,透明度明显提升。”柯志强表示,近年来该组织持续对武汉市166个湖泊进行调查,并采用无人机飞行、人员沿湖巡查等方式监测东湖环境,“一旦发现问题,我们会立即与相关部门联系,欣喜的是相关部门反应速度很快,能及时妥善解决问题。”
据介绍,目前东湖风景区已形成政府与社会护湖人士共同监督的湖泊保护机制,每年召开全区湖泊保护大会,并与区湖泊保护责任单位签订湖泊保护责任状,将湖泊保护纳入绩效考核目标。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建设(水域)局负责人介绍:“我们已成立湖泊保护与管理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担任总湖长,7个片区分设主要负责人,各部门分工负责,充实完善湖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