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小学生教母亲识字
本报讯(通讯员邱新明 王林军 刘慧 记者谭德磊)“这一张张黑白照片,不仅留下了新洲历史发展中不可复制的瞬间,还留住了我们的乡愁。”6月9日是第10个“国际档案日”,新洲区档案馆以“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为主题,展出1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全方位呈现出新洲的历史变迁,引得市民纷纷驻足观看。
“这些老照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张家庭照片,记录了1958年一位小孩子正在教一位老人识字的场景。而照片的提供者就是这位小孩子,今年都已经70岁了。”新洲区档案局冯少堂科长感慨地说。
记者辗转联系上这位名叫罗仁福的老人家。“这张照片对我非常有纪念意义,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新洲人的家庭生活,”罗仁福老人说,这张照片是1958年一位记者来他家采访时拍摄的。得知新洲区档案局征集关于新洲发展的老照片后,他就将照片邮寄给了档案局。
罗仁福老家位于新洲区仓埠街,老人对新洲有着特别的记忆。他回忆,那个时候自己只有11岁,还在上小学。那时新洲响应国家号召,正在全县大力开展扫除文盲的活动,要求工人、农民都必须识字。
“我和母亲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我做了一块小黑板,每天放学回家后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字写在上面,教给母亲认识。还用按物识字的方法,将一些常用的字,比如桌子、碗、筷子等字写在对应的物件上,母亲抬眼就能看见,这样慢慢地就让她学习到了很多字了。”罗仁福老人说,他哥哥在外面工作,经常写信回家,以前都是找别人或者自己来念,两年后,母亲就可以基本读懂哥哥写回家的信件了。
新洲区档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向全社会征集反映1998年以前新洲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照片,共征集了1947年以来的历史照片近3000张。“此次展览,我们从中选取了具有历史意义、能够反映时代特点和历史变迁的100余幅珍贵老照片,向市民展现新洲过去的故事,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据悉,这次展览将持续到本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