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就是我们两口子最大的心愿。”昨天是“六一”儿童节,武汉市儿童福利院新院“类家庭”中的蔡红霞妈妈,早早起床,为让她的四个“新宝贝儿女”度过一个难忘的儿童节,她在一个星期前就策划好了当天的活动。
带着老公一起去福利院当“爸妈”
今年48岁的蔡红霞担任爱心妈妈还不到一个月,她是市儿童福利院龙泉山分院首批爱心妈妈。她告诉记者,女儿今年大学毕业了,工作也找好了,她带着丈夫一起来到这里,白天丈夫在儿童福利院食堂工作,有2000多元收入,她自己有3000元收入。“院里免费提供我们俩的食宿,我们是带着爱心来到这里的。”蔡红霞说。
蔡红霞的“类家庭”中有两男两女四个孤残孩子,两个男孩住一间房、两个女孩住一间房,每人一张单人床,她和丈夫住一间房。三室一厅里,有冰箱、彩电、少儿图书、智力玩具。
4个小孩中,最大的是一名13岁的脑瘫患儿,最小的今年才5岁,是一名黄疸阴干综合症患者,有无规律性的癫痫。每天早上7点,蔡红霞把早餐做好后叫醒孩子们起床,帮助孩子们穿衣、刷牙、洗脸,而后吃早餐。
吃完早餐,蔡红霞把孩子们送到福利院特教班学习,然后她回到家中整理家务。中午她把孩子们从特教班接回家中吃中餐,休息到下午2点,再送他们去特教班,傍晚再接孩子们回家,吃完晚饭后,夫妻俩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散步。
福利院规定,每周为孩子们制定健康食谱,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都有讲究。“食材都是福利院提供的,我只负责做好就行了。”早餐牛奶是必需品,中晚餐最少三菜一汤、荤素搭配,节假日最少八菜一汤。“孩子们过生日,我们还会帮孩子买生日蛋糕,举办生日宴,让孩子们过上真正的家庭生活。”蔡红霞说。
10年间组建15个“类家庭”
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彭莉莉介绍,孤儿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为了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2007年底市儿童福利院探索了“类家庭”养育模式,即由一对爱心夫妇担任“爸爸”和“妈妈”,在儿童福利院提供的住房内,与2至4名儿童组成一个家庭,妈妈负责在家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学习教育等,爸爸白天外出工作,晚上回家后协助干家务、辅导孩子学习,促进孤残儿童社会能力的提升以及获得更趋于正常的社会化成长环境,帮助孤残儿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10年来,市儿童福利院为45名孤残儿童组建了15个“类家庭”。
“这些年来,事实证明‘类家庭’养育模式是中重度残疾孤儿最好的养育模式,既可以让孩子在家中享受父母亲情与个别化照料,又可方便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医疗救治和康复特教。”彭莉莉说。
前些年,市儿童福利院“类家庭”都是在福利院周边租房,费用高、管理难、上学不易。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武汉市民政局决定在地处市东湖高新区龙泉山生态园内新建分院,其中“类家庭”寄养楼是专门为身患残疾的孤残儿童组建“类家庭”建造的,由2栋20户组成,每套100多平方米,三室一厅、南北朝向、精装修,厨卫配套齐全,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记者陶盼通讯员周钢
责编: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