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31日讯( 谯玲玲)作为一名与“00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我看到了太多被过多关注、过多保护、过多越俎代庖而导致的问题小孩:父母太过善解人意养出不需也不会主动表达的“小哑巴”,父母全盘包办孩子成了无生活自理能力的“木头人”;长期老人陪伴,孩子也成了动作极度迟缓的“小老人”;因为有求必应,所有需求都被尽数满足有些孩子成了任何事都不能激发快乐和幸福感的“忧郁一族”……“六一”前夕,武汉市“十佳”班主任施蓓撰文《一不小心,把伢教成了奇葩!》,为她那些被家庭教育成奇葩的“00后”学生们担忧和惋惜。
生于1972年的施蓓,现为洪山区广埠屯小学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从1992年至今,她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已经25年了,曾获得武汉市“十佳”班主任、省教育系统先进女职工、武汉市高效课堂建设先进个人、武汉市优秀书香女职工、武汉市百优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她说:“25年里,我伴随着一批批孩子走过了他们的小学岁月,这25年也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25年,社会的沿革、时代的变迁都在孩子身上尤其是“00后”这一代人留下了特定的烙印:他们是独生子女一代,一出生备受关注和期待;他们是城市化进程一代,越来越讲求高品质的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和泥土;他们是声光电一代,知识爆炸,讯息变化,依赖科技产品……
附:原文
一不小心,把伢教成奇葩!
施蓓
你见过一谈学习就呕吐的孩子吗?你见过不聋不哑但不会说话的孩子吗?你见过被七岁男生拍屁股而感到受侮辱伤心欲绝的女孩子吗······一不小心,我们把伢教成奇葩!
1、一谈学习就呕吐
当年轻父母神色凝重找到我反应这个问题时,当场示范给我看:本来神色平静的小男孩,一听妈妈要求他回家做作业,他就哇哇吐了!我问:“孩子肠胃有毛病吗?”孩子妈妈说:“看过医生了,胃没毛病。”父母俩担忧地望着、照料着呕吐的小男孩,分明告诉我,不是他们不肯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而是真的拿孩子没辙!
容我试他一试——我弯腰凑近这个男孩,一边帮他拍背,一边轻轻地问他:“孩子,吐的时候,你是不是感觉得到,喉咙里火烧火燎的有些不舒服?”孩子点点头。我继续说:“那是胃酸在作祟,胃酸呆在胃里是为了消化食物的,它进入食道也能腐蚀食道,所以你会觉得食道不舒服。孩子,可不能经常呕吐,胃酸经常进入食道,食道就会烧坏的。”他立刻停止了呕吐。——果然,这呕吐,是他可以操控的。几天后,父母又传来消息:孩子不再呕吐了,改成满地打滚耍无赖了。
孩子为何会有这样反常的行为呢?我们不妨根据已知信息理出一条成因路径来:
初上学,孩子从纯粹玩的状态调整到放学后在桌边坐下写作业,两三天新鲜感后,不想写了。于是,家长逼,老师批。孩子因此哭闹,偶然间吐了,家长关心孩子身体,没有要求孩子完成作业。敏感的孩子看到了“突破口”,于是上演一谈学习就呕吐。
孩子奇葩行为的背后究竟是想表达什么呢?我们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可以发现,孩子通过呕吐想表达的是:我不想做家庭作业。
孩子一吐遂心愿了——他找到了他改变世界的一条路径。
是谁让孩子深深地确信这是一条解决之道并反复操练以至于运用自如的呢?是家长言行举止的暗示和配合:当孩子不想做家庭作业呕吐时,家长立刻送上更多的关爱,做作业的事情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行为心理学家认为,行为问题是错误学习的结果。也就是说,通过强化或者从不良榜样那里,儿童已经学会了不当的行为方式。最让我们担忧的是,儿童和青少年每天都在生理、心理、认知、社交和情感上发生着变化。儿童在某一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症状到了另一阶段也许会有完全不同的症状行为。例如,一个3岁就经常用乱发脾气的方式表达愤怒的小孩,在13岁时变成了滥用药物。观察我们周围,也不乏极端的例子:用“打人”来发泄不满;用“找茬儿”来表达喜欢;用“狂喜疯癫”表达伤心;用“耍狠”平息纠纷;用“自杀”来应对困境;用“撒谎”来博取同情骗得利益······我们想教给孩子的绝不是走岔道的表达方式,我们希望他们用正常的喜怒哀乐来倾吐来舒缓他们的不满,有解决问题的应对之策。
不想做家庭作业的原因有多种,可以在观察了解之后对症下药。在改善这些方面之后,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遇到不喜欢,怎样去表达?是呕吐?是睡地耍赖?这是要着重解决的教育问题。
怎样教会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呢?
1.明示不正当的方式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2.当孩子采用不正当的表达方式时不能让他得逞:
3.不要让他认为他的不当行为和结果是因果关系。
4.时刻记得榜样的力量:家长是如何处理孩子这个问题的?你在处理问题时的固执、你的暴怒,或是你处理问题时团结合作的态度,你的幽默乐观的言语,都会影响孩子将来面对这些困惑时的表达方式——他的态度与行动。
5.中庸之道的警示:有的父母为了给孩子一个教训,为了告诉孩子“父母绝不容忍下一次”的坚定立场,会采用歇斯底里责骂、责打,会采取长时间讲道理、惩罚、批评教育,这样既是不良示范,也让之后的教育继续走向变本加厉。每一种教育行为都要避免极端、掌握“适度”这个原则。
2、健全的小哑巴
你见过不聋不哑但不肯说话的孩子吗?他常有的表情就四样:上课时默默地看,下课玩耍时咧嘴笑,遇到不满意的事苦巴巴地望对方,不解决就一边跺脚、推人,一边生气地哭。
健康的孩子怎么养成了“残疾”?回想一下今天我们是怎样带孩子的:
宝贝一皱眉,妈妈明白:我家宝贝不喜欢这个!
宝贝瞟一眼,爸爸懂了:我家宝贝要那个!
宝贝苦巴巴地望着,妈妈一搂:好好好,妈妈依你!
宝贝哭着顿足敲打爸爸,爸爸宠溺地抱着:是爸爸不对,没搞清楚咱宝宝的意思。
孩子在家用得着说话吗?只要一个微表情,一切搞定!
善解人意的家长们一不小心,就养出了个不爱说话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来到集体中,就郁闷了:他皱眉,同学们无视;他苦巴巴地望,老师批评他不回答问题;他顿足、他嚎啕,因为这里的人都不了解他。可迎来的是老师同学异样的目光!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人爱的呵护,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父母为孩子做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孩子还成了不会说话的奇葩?我们需要经常检查反省自己的爱有没有成为捆绑孩子健康发展的锁链。
用“边际效益递减”理论或可解释这一现象:投入不是越多越好。正如农业生产中,随着肥料的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先是递增的,当达到一定浓度后,再增加肥料农产品产量是递减的,如果肥料太多就会把庄稼都烧死,最后连种子都收不回。这个例子对教育孩子时投入太多的父母是个提醒:帮得太多,孩子笨手笨脚,笨嘴拙舌不说,之后引起的学习、交际、自信方面的痛苦将导致孩子成为奇葩。由此可见,把握“度”是一种艺术。
3、易碎玻璃心
有个七岁女孩玩游戏时,因为男同学拍了她的屁股,伤心得不能自已,她指着男同学说:“你知道吗?你做了对女人极其侮辱的事情······”后来,我从她的父母那儿知道她常常觉得生活充满灰暗,提到想死。
很多敏感脆弱的孩子都有一对极其重视心理健康的父母,他们为了保护孩子那颗幼小的心灵,常常过滤日常生活信息,常常安抚孩子,常常开导孩子。无奈,他们的孩子心灵格外脆弱,经常为周围人的一句话,一个行为纠结郁闷半天,花费在开导抚慰孩子的时间也是越来越长。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称之为“皮格玛利翁效应”的期待效应已经深入人心:寄予什么样的期望,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家长期待孩子有个健康的心理,为什么孩子的心理比其他孩子更脆弱?期待效应为何失效?
中国有句俗话: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孩子发展得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家长期待孩子心理健康,可是通过眼神、神情、音调、举止等各种途径向孩子传递的是对孩子心理承受力的不信任,对无法过滤周围不良刺激的无奈,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担忧和焦虑······孩子潜移默化受到影响,他也会认为充满忧虑,认为自己对周遭环境难以承受。我们的传递背离了我们的初衷,期待效应就朝着反方向发生效用。
为了让我们的期待不落空,寄予期待也有几点应关注:
1 对孩子的期望宜在他努力可及的范围内。高难度的事情,要视孩子的能力,最好分成几个阶段。避免过高的期待给孩子带来挫败感。
2 认准一至三个期望,不要随意改变。
3 让家长和孩子确信孩子能达到期望。
4 传递积极的期望而非消极的期望。
5 鼓励孩子自律自发向目标努力的行为。
一不小心,我们教出一奇葩孩子,有爱的父母们不要一味自责,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发现问题。年轻的父母学习能力强,经过教育上的调整,一谈学习就呕吐的那孩子,作业总比一般孩子做得快又多;“小哑巴”已经成为帮助班集体做事的能干娃了;玻璃心女孩则成为了一个非常阳光的女学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