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特校4个孩子眼中的对方 走得越近越忘了“不一样”
2017-05-28 08:41:00 来源: 长江网

学校庆六一文艺汇演,孩子们一起宣誓加入少先队 记者胡九思 摄

···《普通孩子入读特教学校无一转学》追踪···

长江日报讯(黄洁莹 通讯员陈克茂)50名普通孩子,77个特殊孩子,他们之间的相遇相守到底能为彼此带来什么?27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江夏特殊教育学校的4个孩子,互相亲近,互相影响,他们在彼此眼中,“不一样”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是童年的纯真、快乐和成长。

特七班祝希:

终于有了追随她的弟弟妹妹

27日上午9时半,特七班17岁的小希刚从区里参加完文艺表演回校,还没来得及卸妆。刚走进教学楼,她就遇到了几位特班和普班的孩子,孩子们围住小希,拉着她的手说:“小希姐姐真好看!”小希害羞地捂着嘴笑,然后跑开了。

小希身材高挑,面容清秀,是个轻微智障儿,语言能力不足。“这样一个可爱的姑娘,在家里时没人跟她玩儿,没有同龄的朋友。”班主任郑小平说,家访时发现,小希出门时,邻居孩子都是躲着她,嫌她反应慢。“孩子心里难受,也不怎么出门。”

普班的孩子来了后,漂亮、温和的小希姐姐突然就成了全校的“红人”,她愿意照顾这些弟弟妹妹,给他们系鞋带,带着他们打扫校园卫生,在音乐课时带着他们一起玩,孩子们也都愿意亲近她。“现在,很多朋友,弟弟妹妹都喜欢我。”她骄傲地说。

普二班张怡然:

转入普班“高兴开心兴奋激动”

27日上午课间,13岁的普二班女生小怡然在练习写字。记者看到,她的右手僵硬不能动。她写字时屏着气,每一笔都很艰难,用了10秒钟才写完 “怡”字。老师仔细看了下说:“怡然的字越写越好了。”她抬头开心地说:“谢谢夸奖,我会再接再厉!”

怡然是个脑瘫儿,出生时缺氧,脑部受损,影响了运动神经。她右边半身僵硬,左边也畸形,走路、穿衣、吃饭都很困难,口齿也不清晰。怡然的智力并没受到影响,5岁时就跟爷爷学习背诵《三字经》。但到了入学的年龄,没有普通学校愿意收她。3年前进入特校后,从特一班读起,“数学一学期就是教123,语文是认识男女,这些我很小的时候就会了”。

去年学校设立普班之后,她从特班转入了普班。回忆起转班,怡然连说了“高兴、开心、兴奋、激动”4个词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进入普班后,老师让怡然以一个普通孩子来要求自己,上学期考试,怡然的语文是口述答案,数学试卷完全由自己作答,分别考出了85分和80分的好成绩。

普一班朱诗彤:

从怕特班同学到缠着玩

刚开始进校时,朱诗彤就发现了学校里有一群跟他们不太一样的孩子。“他们有点奇怪,说话不是很清楚,表情也夸张。”她有点怕,“我不敢跟他们玩,他们跟我打招呼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过了段时间,朱诗彤发现每次课间,都有一个大哥哥带着同学们玩儿,她也慢慢地凑上去玩儿。她说,有一次,大家叠罗汉,把毅广哥哥压在了最下面,大家笑作一团。肖倩老师来了,把孩子们拉起来并批评了他们,“毅广哥哥赶紧说,老师别批评他们,他们只是想跟我玩儿。”

朱诗彤在游戏中得知哥哥的名字是“毅广”,也知道了他是特班的同学。“这个特班的哥哥好亲切,又温和。”从有时候跟毅广哥哥一起玩,到每天都和同学们缠着他玩游戏,朱诗彤慢慢地认识了更多特班的哥哥姐姐,他们都一起玩。

普二班陈小可:

学会拥抱让他变得自信

“六一”文艺汇演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广场舞”,7岁的普二班学生陈小可在台上开心地跳着,有时候踏不上节拍,却不影响他脸上的笑容。去年秋季,陈小可转学来上二年级。刚转学来的时候,小可特别胆小,“怕老师,不交朋友,独来独往”。

小可不交朋友,但有朋友找到了他。特七班的小浩喜欢这个圆圆脸的小弟弟,总想找他亲近,拉着他一起玩。在相处中,小可发现特班的孩子很热情,他们也不怕老师,总是找着老师打招呼和拥抱。慢慢地,在课堂上,老师提问小可的时候,他有时候也愿意回答了。“我们就找他会的题目提问,然后抓住一切机会表扬他,给他建立自信。”老师邓俊华说。两个学期快过去了,小可不仅跟小浩成了好朋友,成了一个大方的小男孩,也学会了跟老师拥抱。

“当初把孩子送来是迫于无奈,原来的学校排斥孩子。”小可的妈妈伍女士说,没想到歪打正着,特教老师的耐心,特班孩子的纯真善良,改造了一个自卑内向的孩子。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