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背后的历史:戏迷藏品见证武汉“戏码头”辉煌
2017-05-21 08:41: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 宋磊余坦坦罗斌通讯员 卢锦锋)72岁的武汉市民闵晏清既是收藏家,又是资深戏迷,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长期致力于武汉戏曲藏品收集、整理,已收藏各类实物及演艺史资料千余件。

昨日,闵晏清携藏品图片百余张,登上长江日报与市民之家联合主办的市民大讲堂第166期,用戏单、戏票、老报纸讲述武汉戏曲大码头的辉煌历史。

  互动>>>

  作家点评戏曲大码头:城市地位决定“戏到武汉兴”

昨日市民大讲堂上,作家、文化学者任蒙作为互动嘉宾,上台讲述他对戏曲大码头的理解。

武汉能够成为全国性的戏曲码头是城市地位决定的。自明朝成化年以来,汉口形成并迅速崛起,1861年汉口开埠以后,汉口在我国中部地区最早近代化。显著的城市地位让武汉成为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适合戏曲生根壮大的沃土。

“曾有人说,京剧不用武汉话唱,就唱不团圆。”任蒙说,京剧韵白里有一半以上的语言是湖北方言,很多字音前后鼻音不分,浓浓的“湖广韵”一直保留到现在。后来,湖北京剧名家谭鑫培、余三胜等,继续巩固了京剧里的武汉特色。任蒙说,方言的影响力与方言产生地的影响力有直接关系。“京剧至今还保留汉味,还是因为武汉的城市繁荣。”

“戏码头,也是文化码头,复兴大武汉,不可忽视戏曲文化的作用。”任蒙说。(宋磊)

  祖传官窑瓷瓶换得《谭氏宗谱》

闵晏清出生在汉口南京路,从小耳濡目染爱上戏曲。

成年后,闵晏清萌发一个念头——留下点东西,向后人证明当年武汉戏曲的辉煌。

闵晏清在大屏幕上展示他的一件得意藏品:1916年锦绣堂藏版《谭氏宗谱》,是武汉籍京剧大家谭鑫培的家谱。

十多年前的一天,闵晏清逛徐东古玩市场时,突然看到一家店铺里放着这套《谭氏宗谱》,马上意识到其价值非凡,便向店老板询价。然而,老板告诉他,这套宗谱已被一位北京藏家预定。为得到这件藏品,闵晏清绞尽脑汁。当他得知这位老板喜爱古瓷器时,咬牙将自家家传的一只清雍正款官窑瓷瓶带给店家,提出交换,终于达成心愿,收得《谭氏宗谱》。

这件藏品被戏曲专家公认为戏曲史上的重要实物。“《谭氏宗谱》记录了谭鑫培祖辈迁居江夏县的历史,证明谭鑫培出生于武汉,这足以令武汉人骄傲”。

  广告证明梅兰芳在汉连演3月

闵晏清说,上世纪20至30年代,武汉与北京、上海曾并称中国戏曲的“三大码头”,那时的武汉名角荟萃,戏院林立,戏曲演出相当火爆。

闵晏清展示了一张戏曲演出广告,刊登于1919年12月15日的《大汉报》,上面显示,梅兰芳、余叔岩、杨小楼等京剧名角将在合记大舞台演出。闵晏清说,合记大舞台是今中山大道北京路口工商银行大楼旧址,当年,广告预告的这次演出连演了106天,盛况空前。“能演106天足以证明,武汉有一大批热情的戏迷”。

在展示老戏票时,闵晏清说,当年武汉的戏票分13个等级,最高等级票价是最低等级票价的近40倍,足以证明当时武汉戏迷遍布各个阶层,堪称“全民娱乐”。

从一本中南京剧工作团的资料,闵晏清讲述,因武汉戏迷热情,令京剧大家周信芳对武汉怀有深情。1950年,他来到武汉,与徒弟、京剧名家高百岁、陈鹤峰组建了中南京剧工作团,即武汉京剧院前身。在武汉,周信芳任了3年多团长,并与两位徒弟同台演出,反响热烈。后来,周信芳去了上海,组建了上海京剧院。多年前,上海京剧院曾派人来汉考察历史,看到闵晏清这本资料后感叹:只有在武汉这个“大舞台”,才能找到这种重要史料。

  票友唱成名家

讲堂上,闵晏清现场表演《定军山》选段,博得台下掌声阵阵。闵晏清说,武汉成为戏曲大码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票友素质高。

闵晏清展示一张反映京剧演员筱翠红深受戏迷喜爱的宣传单,刊登了77首由戏迷为她写的古诗。当年,筱翠红在汉拥有大量粉丝。

闵晏清说,不少武汉票友唱戏非常专业,有的成了名家。南铁生是资深票友,从爱听戏、爱唱戏,慢慢钻研技艺,后“下海”成功,被称为“汉口梅兰芳”;武汉票友程君谋被称为“票友中的谭鑫培”,早在20世纪30年代,程君谋就灌制过唱片,流传海内外,被视为谭派演唱艺术的典范之作。京剧名家孟小冬、孙岳、梅葆玥等都向他学过戏。“一批素质高、造诣深厚的武汉票友让武汉戏曲码头叫响全国。”闵晏清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