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王荷波》振聋发聩 背离人民我们的事业将被毁掉
2017-05-12 07:36: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记者王娟 通讯员蒋艳丽

一方小小的舞台,装不下王荷波厚重的一生。大型原创话剧《王荷波》截取了王荷波革命生涯中的几个片段,再现了这位党的监察纪检工作奠基人从一名普通钳工历练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生命历程。

罢工、起义、被捕,导演傅勇凡独具匠心地将大革命的腥风血雨用王荷波和母亲、妻子跨越时空的对话串联起来,用无数动人的细节带着观众穿越时代的风云,认识到了王荷波作为革命者有血有肉的家国情怀。斗争中,他不仅时刻保持着对敌人的警惕,也坚决退回工友的馈赠,推掉了商人提供的豪宅;在和母亲的对话中,他吟诵着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深爱妻儿,一双布鞋和一句愧疚的留言,都体现着他对家人的牵挂和深情。

《王荷波》编剧、著名剧作家赵瑞泰多年来一直专注于近代史红色题材的创作。他的创作一向主张“为了明天写昨天”,因此剧中不少场景也和当下反腐的社会现实有着呼应和共鸣。剧中王荷波收到工友们所赠牌匾时感叹:“一个人、一个政党,只有品重,才能成为真正的柱石!”他劝诫季平海不要被权力和豪宅迷惑时说:“我们时刻都要记住,如果有一天我们不与人民同甘共苦了,那我们必将背离人民,我们的事业也将在迷茫中被毁掉啊!”走上刑场的最后一刻,王荷波面向未来发出最后的告诫:“将来,如果你们过上了我们所追寻的好日子,请珍惜啊!请珍惜!”这些呼声振聋发聩,一次又一次冲击着观众们的心,终场的歌声响起时,热烈的掌声也随之响成一片。

《王荷波》打动全场观众

“理想信念

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话剧《王荷波》首演过程中,观众们多次被剧情打动,甚至感动落泪……

王荷波的故事发生在革命战争时期,一些党员干部看完话剧后思考:在和平年代,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他们认为,无论什么年代,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都不能丢。

“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市纪委派驻市委统战部纪检组组长李涛从王荷波身上受到的最大教育和鼓舞,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王荷波对妻子说的话,实际上也是对同志们说的。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理想信念都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党和人民的事业重于山,这是始终要坚持的,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环境,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政治本色都必须传承和发扬”。

话剧第一幕讲的是王荷波带领工人罢工,新洲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徐安刚看完这一幕就感到非常震撼,“他为了信仰不惜牺牲一切,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在生活过好了,时代在发展,但初心不能忘”。

“廉洁自律,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

昨晚的话剧让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原馆长、党史专家赵晓琳多次感动流泪。她说,王荷波领导工人斗争,工人们真心拥护爱戴他,为他送“品重柱石”的牌匾等细节,在历史上都是真实的。

让赵晓琳最感动也是最受教育的,是王荷波对党的忠诚,“他作为党的领导人,生活非常节俭,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所以他的威望很高,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他就是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要有‘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年轻党员张思颖是一家文艺院团的人事干部,她说:“王荷波有家有孩子,但为了革命事业根本顾不了家,4年都见不到妻儿,虽然他很自责,但为了革命,任何事情都可以抛下。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共产党员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黄征 通讯员陈钒 张圆)

王荷波侄子王更生:

大伯父家训“严”字当头

“大伯父牺牲前,狱中给家人留下的唯一嘱托,就是请求党组织对子女加强革命教育。”昨日,专程从福州来汉参加话剧《王荷波》首演活动的王更生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大伯父王荷波留下的家训,“严”字当头。

王荷波早年当过水手、工匠,192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9岁的王更生介绍,1927年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失败后,大伯父从上海来到武汉,参加中共五大会议,当选为我党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他之所以能担任这个职务,在于他严于律己,公私分明,从不乱花大伙一分钱。”王更生回忆,家里人曾讲过一个故事:王荷波有一次过生日,工友们送他一块红绸,题上“品重柱石”4个大字,敲锣打鼓在街上环游一周。

在王荷波引导下,他的4个弟弟都走上了革命道路。“大伯父的廉正思想,对我父亲的影响尤其深远。”王更生说,退伍时他本想到父亲单位弄一份摄影工作,没想到父亲一口拒绝,他最后到工厂当了一名工人,直至退休。

(蒋太旭)

话剧《王荷波》演出现场 记者郭良朔 摄

责编:李智恒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