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岁女孩每月靠输血续命 寻觅8年等到换骨髓机会
2017-05-03 23:11:00 来源: 长江网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3日讯(刘睿彻通讯员王琛曾惠敏)

苦等8年,才看到这10万分之一的希望。江夏区法泗街的10岁女童胡媛媛不幸患上重度地中海贫血,从2岁开始靠输血维持生命,每月输一次,已将全身血换了四五遍。骨髓移植被认为是唯一可能的根治办法,直到近日才在台湾的骨髓库里找到合适配型。

每月输血才能活下去

昨日,记者在市儿童医院见到媛媛,一头天然短卷发,机灵的眼睛里带着笑意,除了比10岁同龄孩子个头小,并不像一个“小病号”,更不怕“白大褂”。她主动站上抽血台,伸出手指,配合护士抽血,眉头都不曾皱一下。抽血后,根据血液中的指标,决定是否要输血。

父亲胡伟说,8年了,孩子已经习惯接受这样的治疗。医院对她像家一样熟悉。输血前,她可能脸色发白,没力气,输血后,又像正常小姑娘一样活泼。

地中海贫血,因最早发现于地中海区域而命名,实际上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市儿童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晖介绍,该病由于先天性的基因缺陷,导致人体不能正常合成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长期贫血,重度需要每隔20—30天输血维持生命。

李晖对胡媛媛的印象很深,“她还是个宝宝的时候,在我这里确诊,长这么大真不容易”。李晖表示,长期输血,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可能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最终会因为排斥反应输血无效。

10万至100万分之一的根治机会

骨髓移植被认为是唯一的根治办法,但找到合适的配型很难。李晖介绍,在非亲缘关系中,骨髓配型成功率仅为10万至100万分之一。

漫长的等待中,媛媛一家辗转了多家医院,这些不同的医院与中华骨髓库的至少三家分库有过联系,一直寻觅无果。媛媛则坚持在市儿童医院和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输血治疗,不少医护人员都认识她。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护士长陈桂兰说,媛媛特别乖巧,看到医护人员,热情地喊叔叔阿姨,住院时常跑到护士站里画画。大家都盼望这个“小可爱”能早日康复。

今年2月,终于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传来好消息,在位于台湾的慈济骨髓库找到合适配型。4月,媛媛前往广州,进行了前期的体检及移植准备。而捐献骨髓的爱心志愿者也完成了初步体检。昨日,记者致电广州市妇儿中心获悉,如进展顺利,媛媛的移植定在今年7月。

据悉,截至到2010年的数据,中华骨髓库与台湾的慈济骨髓库互捐造血干细胞(俗称捐髓)已达891例。

错过这一次再难救命

孩子父亲胡伟感动地说,孩子的命是无数献血的人救的,也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曾在汉两次献血,目前因身体原因暂不符合献血标准。

移植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媛媛一家喜中有忧,移植的费用成了大问题。多年来,媛媛输血吃药开销很大,父母长期打工筹款,家里捉襟见肘。这次,媛媛治疗过的医院等江夏各界给予其家庭不少帮助,但离50多万元的移植费用仍有较大缺口。

医生说,移植越早越好,过了12岁,即使再移植,效果也很难说了。胡伟眼中含泪,希望为孩子抓住最后的机会。“我的梦想是长大了当音乐家。”媛媛高兴地告诉记者,对父亲的苦楚还不太理解,去广州治病让她很兴奋。

市民愿意向媛媛一家伸援手,可用手机扫“公益捐助”二维码,链接“市慈善总会圆梦慈善关爱基金”平台,在捐款留言中,注明“指定捐给胡媛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