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观察蟑螂 武汉专家为研究病毒抓“虫”数万只
2017-05-03 08:32:00 来源: 长江网-武汉晚报

田俊华与他的蟑螂标本记者 金振强 摄

(陶盼 通讯员王博 程玉洁 王燕君)“我抓的蚊子,不能按只算,应该按斤算!”80后小伙田俊华从事疾控工作10多年,每天早出晚归,足迹遍及湖北全省及周边60余个县市,捕捉老鼠、蝙蝠等哺乳动物2万余只,其他各类昆虫、带病生物保守估计几万只以上,“如果在某一种病原没有出来之前,能够提前发现它,就有更多的时间提前防治。我就是那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每晚趴在地上看蟑螂

2004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田俊华来到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工作。工作不久,田俊华就听同事们在讨论:蟑螂难灭。

“能有多难?”田俊华不信邪,默默开始了灭蟑研究。当时市面上已经有很多灭蟑的药,多以喷剂、熏剂等为主,这些药只能在发现蟑螂时,对着其喷洒,有一定效果,而且还会产生抗体,对于整座城市的大规模灭蟑,基本没啥用。

“为什么不能换个思路呢?能不能在肉眼没发现蟑螂时,就提前将它们杀死?”田俊华的“蟑螂诱杀技术”思路,刚开始并不被同行们认可,面对阻力,他毫不气馁。

在此后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他每天以实验室为家,与蟑螂为伴。“蟑螂大多是在夜间活动,所以,我基本上都是晚上在实验室观察它们。”每个夜晚,当同龄的年轻人下班回家、吃饭、看电影、约会时,田俊华则独自一人趴在实验室的地上,观察着蟑螂的一举一动,了解蟑螂的习性、食性,“我当时是单身汉,没觉得有什么,而且这是我的专业,研究它们所带来的快乐,也是别人体会不到的。”

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田俊华配出诱杀蟑螂的毒饵,终于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连最开始抱着质疑态度的同行都开始采用他的灭蟑新技术。“我配的毒饵很对蟑螂的胃口,具有极大的引诱性,只要它吃了,就肯定会死,也不会产生抗体,就不会有后续的麻烦。”

  夜赴深山捉万只蝙蝠

“蝙蝠身上有大量未知病毒,对其研究得越透彻,对维护人类健康就越有益。”2012年,田俊华开始了对蝙蝠的研究,采集蝙蝠样本的环境极其恶劣。蝙蝠洞内散发着恶臭,而且在悬崖峭壁上,极其危险;蝙蝠携带大量病毒,一不小心就有被感染的风险。除了在书本上了解过蝙蝠外,田俊华对蝙蝠的认知,可以说几乎为零。但他却毫不畏惧,携妻赴山捕蝙。

“我当时需要帮手,老婆跟我是一个专业的,就跟我一起到蝙蝠洞来了。当别人花前月下时,我们却在蝙蝠洞抓蝙蝠,真的是难为她了。我特别感谢她的理解与支持。”

蝙蝠白天一动不动,无法捕捉,于是田俊华选择晚上布网,晚上出入悬崖峭壁上的蝙蝠洞极其危险,且蝙蝠有超声波自动探测,不易捕获。田俊华花了很大力气,蹲守了数日,却一只都没有抓到。

在尝试了各种办法后,田俊华最终发现,使用冲天炮,利用发出的烟火和响声惊动蝙蝠促使其活动,再拉网,捕获的蝙蝠最多。

但在操作中,田俊华忘记了做防护措施,蝙蝠尿液像雨点从头顶滴到他身上,如果被感染了,连药都找不到。田俊华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只要14天的潜伏期不发病,就能幸运的躲过。”回家后,他主动和妻儿保持距离,隔离半个月,直到没发现身体异常,他才舒了一口气。

蝙蝠的翅膀携带利爪,抓蝙蝠时需要用夹子,大蝙蝠被夹伤后很容易喷血;好几次蝙蝠血直接喷在了田俊华皮肤上,如果被感染,后果不堪设想。但田俊华一点不退缩,幸运的他躲过了感染。

凭借超强的毅力,田俊华抓回了近万只蝙蝠,此后一心扑在实验室,研究这些蝙蝠样本。2012年,田俊华在黄陂采集的蝙蝠样本中发现了一种病毒,命名为“黄陂病毒”,该研究报告于2013年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loS病原学》杂志封面上,引起轰动。

“与后期研究依赖先进的技术和仪器相比,前期的抓捕工作主要依靠人力,所以会更辛苦与孤独。”作为与中国疾控中心科研合作的主要参与方之一,武汉专家承担了大多数研究样本的采集与鉴定,这是最重要的前期工作,也是众多学术研究者不愿意触碰的工作,辛苦、危险、经费难申请,更重要的是不易出成绩。“但我乐在其中,并会一直坚持下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